回回砲?”李勇诚围着一架抛石机转了几圈,疑惑地问道。
赵权点了点头。
从列维召来的那些犹太人所带来乱七八糟资料中,赵权发现了一个攻城器具图纸,名为“配重式抛石机”。
赵权想了半天,才隐约搜索出上世的一些记忆。似乎忽必烈灭宋时,依靠的就是这种抛石机。因为源于西域回回人,所以忽必烈将其称为“回回砲”。
相比现在战场上使用的抛石机,这种回回砲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想想一架七梢砲就需要两百多人,真要发动大型攻城之战时,摆出一百多架,就得两万多人去拉砲,太浪费人力了。
依靠巨石形成的杠杆之力,回回砲只需要两三个人,就能射出与七梢砲相同重量的石弹。
而且,相比纯靠人力拉拽的抛石机,这种砲还有一个绝佳的优点,就是其各种数据都可以进行精确的测量。
配重石的重量、杠杆的力度与角度、砲弹的重量、飞行的角度与速度,解决这些问题,就能解决命中率。
精确与有效打击,才是这个时代战场上远程武器使用的王道!
十五架回回砲,彼此之间相隔十米,一字排开。
每架砲边上,都有四个人正在忙着最后的安装与调式。另外还各自有一个充当观察手的海东学院学生,正拿着一些大圆规与尺子,在进行详细的测量。
“就靠这个打吗?高正源行不行啊?”李勇诚满腹疑问。
“行了,你别瞎琢磨,安心看着就好!今天目的,不是为了攻下这个千户所,而是为了试砲!”赵权轻声喝斥道。
端坐在将台之上的高正源,面色平静,无神的双眼微斜向上,似乎直视着苍穹。
“风向?”
“西南风,二级。”
“距离?”
“离敌方营寨420米。”
“角度?”
“上仰15。”
“试砲!”高正源轻声吩咐道。
“七号位,试砲!”站在高正源身边的承义大声吼道。
“嘣!”的一声响,系在砲杠上的铁钩被砸开,重石落下,扬出一颗拳头般大小的石弹,在空中划出一道悠长的弧度,落在了千户所营寨之前。
石弹在地上轻轻跳了两下,便窝在那不再动弹。
千户所中,有蒙古人发出哈哈大笑。在他们看来,这么简单的抛石机,绝不可能有办法把大石弹射入营寨。而且,即使射进来了,拳头大的石弹,一次又能砸死几个?
“调整角度!”
“换重石!”
“计算落地时间!”
“风向再测!”
“七号、八号砲同时试射陶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