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有幸逃离德安后,被赵复友人收留,才得以存活。
赵复便把他带去南京府,直接送入海东学院学习。
赵长河毕竟出生名家,为人也算机灵。在海东学院三年时间,便完成了五年级的课程。毕业之后,此次跟随赵权南下,一同来到泉州。
泉州的生意,还是需要有人专门来打理。让李勇诚做这事,有些浪费了,而且他也不喜欢。
这一个多月以来,在李勇诚与伍佑的提携之下,赵长河上手极快。估计再二三个月,他就应该可以出来独挡一面了。
官府与皇室的关系,赵权并没有让赵长河涉及,这些还是交给伍家更合适些。
赵长河所要做的,就是通过伍家,在泉州联系采购商,以销售南京府的一些产品。同时还要协助几个家族,为明年正式开通北方航线,组织货船与商品。
“最近的货源,有些小问题。”赵长河说道。
“嗯?”
“蒲家已经公开放出话,哪家供货商或是作坊,敢向咱们供货的话,他便会断绝对这些人的采购。并且将会永远取消这些人参与南洋航线的资格。”
“蒲寿庚?疯了吗?”
“明年算是北方航线的第一次正式通航,宋国官方上并没有公然许可,当然也未明令禁止。加上咱们第一年的订单也不敢下得太多,因此许多工坊还在犹豫之中,不太愿意接单。”
驱利避害,人之常情。
更何况是以利润为唯一目的的商人。
对此,赵权倒也没有怪罪于泉州的商贾。
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发现机会并将其抓住的能力。
只是,蒲家这种死缠烂打的态度,委实会让人心生烦恶。
“朱家的朱化云,是唯一一个持全力支持态度的家族。但是他们的货源组织也一样不太顺利。
王家王永昌彻底放弃北方航线,他的股权伍家已经全部吃下。
还有就是李家李维汝,股权虽然还未放弃,但货源的组织也未投入太多。”
王家的退出,倒是在赵权意料之中。但是李家的骑墙态度,却让人感觉有些不舒服。
对此,赵权也已经琢磨出了一个对应之法。
增资扩股!
“扩大股本金,逼着所有人表态。相信我们,就把身家性命全部砸进来。不相信,慢慢地稀释他的股权,并清理出局。
无论是李家还是朱家,或是是以他们为名义参与进来的各个势力。这一次,必须让他们表态。
如果不想增加股本金的投入,就统一收购他们现有的股权。
否则,等生意做大了,以后会更麻烦。
哪怕其他人全部退出,有伍家与朱家的合作,其实也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