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的历史,会在忽必烈身上重演吗? 赵权觉得,几乎不存在这种可能。 “有没可能,忽必烈准备开始攻打宋国?”梁申问道。 侍其轴说道:“应该不可能!” “故秦灭楚,先兼并巴蜀,再顺流出峡;晋灭吴、隋灭陈,同样也是先举巴蜀,再顺流以击江南之腰脊。 无论是阔窝台汗还是蒙哥,其攻宋之战都是以四川为先。如此,才能避开江淮之天险。 如今,元国在川北的部队,丝毫未动,甚至隐然有缩回利州的趋势。若是忽必烈从中路直击宋国,首尾未得呼应之下,唯有一败!” 要灭南宋,先取四川?赵权并不太认同这个观点,他把目光投向了地图上的襄樊之地。 “可是,刘整已经在河南训得七万水军。” “七万水军,俱是新兵,如何应付宋国数十万水军?北兵想与宋兵在水上争锋,几无胜率!” 直接攻打宋国,不能说没有这种可能性。可是,一方面宋元通过和谈正在进入蜜月期,另一方面忽必烈却要开战,他想达到什么目的? 以此威逼宋国在和谈上做些让步? 抢劫宋国的某个城池,以缓解中原物资的匮乏? 或是直接攻向临安? 赵权又摇了摇头,置身处地想想,他如果是忽必烈,排除海军的因素,凭着元军的兵力,似乎根本没有击破临安的机会。 哪怕突破荆湖,沿长江而下,到了建康,还得重新登陆南下,才能到得了临安。 没有三十万军队,根本实现不了如此庞大的作战计划。而且,速度必须要快,在各地勤王之军反应过来之前,就得拿下临安。 有这可能性吗? 忽必烈就不怕,大权国军与宋军南北夹击吗? 或者,忽必烈是以这种方式,来引诱自己挥师南下,而后于中原之地寻找跟大权国军队决战的机会? 赵权突然觉得后脊背有些发凉。 无论是漠北还是东北,无论是广阔无垠的草原还是丛林密布的山地,大权军队都敢自称一声“天下无敌”。 但是,在平原之地,攻城之战,尤其是涉及到十万人以上的大战,就是连如今唯一的上将军辛邦杰,其实都没有亲身指挥过。 底蕴,有些不足啊! 当然,也谈不是害怕,只是想及可能遭受中原军队在预定战场的围攻,赵权不得不提出十二分的精神来对付。 元军损失个十万二十万人马,对忽必烈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但是权国军队一旦死伤十万以上,就足以伤筋动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