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解惑

作者:老大河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今日之后,臣刘秉忠,当奉国主为天下之君,誓为君之牛马,但凭驱使!”

一个如此骄傲的人,俯身在自己的脚下,献上他的忠心。赵权却没有丝毫的成就感,这代价,太大了!

如果能够选择,他宁愿把刘秉忠还给忽必烈,也不愿意看着数百万的百姓在生死边缘挣扎。

这段时间,过得太艰难了!

甚至比刚到南京府时,还要艰难。所有人,包括自己的妻、儿,都饥不裹腹。

幸亏中枢所有的文武官员,都支持自己的决定,否则很可能中原百姓没救多少人,大权国内部却已经先陷入内乱之中。

赵权努出一些笑脸,说道:“刘先生,起来再说吧。否则你一旦累倒,遭殃的可是等着你救护的百姓。”

大嘟嘟扶起刘秉忠,两人继续跟在赵权身后,渐渐地离开了营地。

“我有一事不明,不知刘先生能否为我解惑?”

“臣,知无不言!”

“你觉得,忽必烈为什么会在这时候发动全面的攻宋之战?”

刘秉忠沉吟片刻,答道:

“无论是蒙古人,还是北地的汉人,数千年以降,最强的战力都是以骑兵为尊。然而,大权国却生生地改变了这个局面。

这是连我之前都未曾预料到的局面。

当忽必烈发现,权国水军已经完全控制了渤海,拥有无可匹敌的海上力量时,他便知道,战争的格局,已经发生了不可逆反的变化。

元国军队可能在局部区域的战场上击溃权国军队,但是要想彻底灭掉权国,完全不可能。

而且,元国无论是经济还是商业,发展的潜力与速度都远远不如大权国。再给大权国十年或是二十年时间,大权国必将拥有辗压元国的实力。

中原虽然占据天下中心,但四面皆敌,无险可守,除了人口,再无任何优势。

忽必烈受罪于蒙古人,失去对漠北的控制之后,连最后退路都没了。

攻取宋国,据江淮而守,当是忽必烈唯一能想得与大权国相抗长衡之路。

此时若得宋国,给忽必烈十年时间,也许他真的可以与大权国划江而治。”

赵权频频点头。

刘秉忠之言,解了他心中最大的疑惑。

看来,忽必烈对权、元两国之间未来实力的对比,还是有相当清晰的认识。只是他不知道的是,赵权相信,不需要十年更别说二十年,只要再给自己五年的时间,不需要动用太多的兵马,便足以从经济上彻底催毁元国了。

尤其是对于海上军事力量,这是元国朝堂上下,没有一个人可以理解得了的事物。

为什么要建立海军?如何建立?海军与水军到底有什么区别?如何使用海军?如何防范海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