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渡过淮水,接守楚州城,并南下应援扬州。
黎青阳一师兵力守住楚州后路,权承仁部先行南下扬州,洪茶丘一部在两者之间缓行策应。
楚州至扬州,一个在淮水以南,一个在长江以北,相距三百里。之间的宝应与高邮依旧在宋中手中。
而淮西东路,如今四处都是元军游骑,随时都可能有大部队元军出现。因此,最先遭遇元军的,很可能就是正在缓缓行军的洪茶丘部。
相对而言,四天之内便已飞速赶至扬州的权承仁,几无危险。
四月十二,权承仁率部顺利进入扬州城。
接待权承仁的,是李庭芝的副将姜才。
姜才,濠州人,自幼被掳至河朔为兵,后以“归正人”身份降附宋国。是宋国如今所剩不多的北兵之一。
对于权承仁只领着五千兵马来援,姜才脸上现出毫无掩饰的失望。
而对于扬州城中只剩下一千守卒的兵力,权承仁的第一反应就是——上当了!
贾似道不在,说接到旨意,被押往绍兴府安置;李庭芝不在,已经率领主力部队渡江,前往临安勤王;扬州一条船都没有了,全被李庭芝征用。
城中还有三万余百姓,但是粮食已经所剩无几。而淮西的元军已在开始集结,显然准备开始大举进军淮东。
李庭芝联合元军,给自己设了下一个陷阱?权承仁一时有些惊怒。
但是稍微清醒之后,权承仁便知道,这不太可能。
大权国军队南下参战,是贾似道的意思,是李庭芝亲自遣人北上邀请。若是他敢在此时联合元军对付自己,那便会将宋国彻底送上了断头之路。
姜才一脸内疚,“元军前锋已经攻入浙江西路,临安危在旦夕。李帅原来是想放弃扬州南下勤王,是末将以为,可以据守扬州,拖住部分元军,以缓解临安的压力。若是权将军觉得不妥,可先撤离扬州。”
“那你们呢?”
“城在,我在。”姜才淡淡地说道。
承仁心中,波澜微起。
作为第一支南下的军队,承仁一部更多意在试探。不仅要试探元军的战力,也得试探宋军的态度以及配合程度。
大权国军队毕竟从来没有宋国领土打过战,也未曾与宋军配合作过战。
摆在承仁面前的扬州城,危机四伏。但是,不能因为有危机,就选择撤离,那他这支军队南下,又有什么意义?
权衡再三,承仁只能选择继续留驻扬州。
还好,姜才对他的态度极其尊重。不仅交出了所有的指挥权,而且事事以他为主,绝无违逆之事。
孤军深入敌后,粮草不济,兵员不足,后退无路。
在这种忐忑之中,权承仁开始接手防务、重新分配人手、准备守城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