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西去,未能及时阻挡。李毅中军长,自请国主责罚。”
忽必烈跑了?
大帐之内,兴奋声突然平息,片刻之后又响起埋怨的议论声。
“怎么会让忽必烈给跑了?”
“李毅中派人去追了吗?”
“也不能怪李毅中,兵力有限,估计他根本腾不出人手,围死潭州。”
“忽必烈亲卫军,无论装备还是战力,在元军中都是首屈一指,他为什么不留下死战?”
“粮草焚毁大半,就算得一时之胜,忽必烈终究还得放弃潭州,如此也好!”
“我觉得,还是得不惜一切代价,追杀忽必烈,否则必将留下后患!”
待得众人停止了议论,赵权才摆摆手,说道:“跑了就跑了吧,告诉李毅中,此战有功无过!”
“他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肃清潭州周围溃逃的元军,以及处置投降的俘虏。同时,责令李毅中,安抚好共同参战的宋军。
告诉李毅中,既然让他负责潭州之战,就不要有所顾忌,他可全权处置各项事务。
但是,明年开春之后,荆湖南路的春耕,必须得到全面的恢复。所需一切的人、财、物,尽可能予以满足。
在此前提下,若有余力,可派遣一支军队,尾随忽必烈向西。不可与之缠战!”
刘秉忠笑着问道:“国主,这是想让忽必烈先往云南探路?不怕忽必烈在云南坐大吗?”
赵权满不在乎地说道:“当初,元军兵力数倍、数十倍于我时,我尚且不怕。更何况现在不过万余残兵。”
“我倒是希望,他真的可以在云南立足,说不定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惊喜。”
“可是,真的不管忽必烈吗?”陈耀犹豫着问道。
赵权摇了摇头。
“平定天下,我不是为了忽必烈。
抛弃中原百姓之后,忽必烈不过是一个实力有些强横的贼寇;抛弃江南之后,如今无非一个落魄的流寇。
不追也罢!”
一个流寇?
刘秉忠看着赵权,心情无比复杂。
一个自己曾经倾力扶持的君王,一个准备问鼎九州的蒙古天骄,如今却沦为了一个流寇。
自己是该感到懊恼还是该觉着庆幸?
确实,早已被漠北蒙古人视若叛族的忽必烈,没了中原汉人百姓的支持,没了江南财富的支撑,哪怕顺利逃到云南,又能翻出什么波浪?
赵权挥了挥手,似乎把滞留在大帐之中,忽必烈的最后一丝影响驱散。
“现在,咱们可以集中精力,开始对付临安了!”
十天之后,从潭州与饶州押解而回的一些元军将领被送入临安。
忽必烈不仅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