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一下,这附近咱们可以去到的大学,还有小学……”
“我打算开一个教育机构,赚一个学费,我在路上找到了三个英语水平还算不错的,如果招的人够多,咱们那十万不是问题。”
教育机构?
刘大海和方文杰有点搞不太懂,他们没有听说过教育机构,不知道教育机构是个啥玩意儿。
看着二人懵逼的表情,陈东青只好解释道。
“那就是一个私人经营的小学校,但是上课时间比较短,安排上课的是时间,也比较自由,学费按照课程节数来算。”
二人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刘大海还好,他也是读过几年书的,一直读到初中才没有读下去,对于上课什么的,也比较了解。
可是方文杰就比较惨,家里穷,促使他很早就出来打工的,现在也就会一点算数和常用字,对上课什么的,不太了解。
“我们等一下就做一下统计,再做一下规划,看看咱们兵分几路比较合适,然后咱们尽量在一天之内,逛完年市里面的所有学校!在所有学校里面做好推广!”
陈东青计划着,让工人们也帮忙去宣传,他们几个核心就各自带一队,分批去不同的学校进行推广,争取用最少的时间,做到最大的推广效果。
“东青……我不是想给你泼凉水啊,但是你说的这个生意,我们也没见过别人做过,会不会做不起来啊?”
刘大海一边大口嗦面,一边发出了这个问题。
90年,现代的教育机构,几乎是不存在的。
前几年的人们,都还在意温饱,数不清的人还在为下一顿饭而担忧,甚至还养不起小孩!
眼下的大环境,也确实不太适应发展,或许再过几年,才应该启动这个项目。
这个想法的起源,电影里面的剧情,也还是等了几年才开始起步。
“我们也没有别的选择了,眼下这个项目,是我能想到,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项目。”
三人沉默了一会儿,陈东青忽然想起,自己似乎很久没有和年市的丁会计通过电话了!
自己的bb机被那个张文博挂断了电话,然后临走前还跟他说bb机联系,之前留下的出租屋电话,如今也没有了。
“忘了还有年市的人!我去打个电话!”
陈东青放下碗筷,快步跑出房子,空余下二人四目相对。
“东青真是风里来风里去,都怪咱们瞎搞,才弄出今天这样的事情,唉……”
……
陈东青从屋子里赶紧跑到附近村口的小卖部,花了几分钱,开始打电话。
电话拨了好一会儿,才被人接起,电话那头的人,语气明显相当疲惫。
“喂?东青制衣厂,您找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