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为何叛变,从那“杨二当家”,便可窥知一二。
自从寨主谈孟亭归隐山林,红袄寨在整片山东,属二当家杨鞍最大,三当家杨宋贤次之,史泼立、吴越、刘二祖、国安用依四、五、六、七排座,郝定、彭义斌、石珪等人居中,钱爽、林阡还排不上序当年钱爽是吴越的人,郝定跟着刘二祖,林阡更是史泼立的手下而今史泼立与林阡的关系倒置,多少令史泼立不习惯、有排斥,虽然不可能不服,但人之常情,没有哪个统帅会喜欢落魄时的际遇,偏偏史泼立不仅知道还参与过、不仅掌握还常提起史泼立看懂形势后,唯一能做的只是对林阡规规矩矩、对徐辕屁颠屁颠,就是这样,直到月观峰此役
言归正传,既然杨鞍最大,红袄寨就该是他的,事实上被黄掴封锁在泰安那么久,一直都是杨鞍率领军兵与之拼杀,最卖命的是他无疑,这也是他在泰山境内积累了不少死忠的根因但卖命,不代表能赢,不代表山东境内他仍然有最多拥趸。相反,山东局势是因杨宋贤刘二祖的青、潍之役才拨云见日,更是因吴越的撕裂封锁才全盘颠覆,所以,反败为胜后的山东,军民称颂的全都是杨宋贤、刘二祖、吴越。久而久之,连泰山境内都令杨鞍嗅出了危险,再不笼络人心,就真来不及了。
杨鞍曾对林阡说,矢志抗金,绝无更改,“有生之年,若能重振旗鼓,杨鞍死而无憾!”
但,杨鞍说的不是林阡口中的红袄寨,而是他杨鞍为主的那个红袄寨。
不过,说到底,这些杨鞍都可以忍,足以令杨鞍拉帮结派,却不足以构成杨鞍的叛离,事实上,半日偷闲中的雪仗,杨鞍还是真心真意地在帮天骄那,却也是杨鞍最后一次真心真意。
一切转折,全因黄掴出手、谣言混淆。
那被黄掴掌握了火候、很早就在酝酿、最近才传入冯张庄的言论金人说,冯张庄之役,之所以能差点对林阡等人一网打尽,是因驻军于外的祝孟尝不慎暴露。而非先前公认的,杨鞍手下惹祸。
这种传言,确实令祝孟尝忐忑,林阡却说那些都过去了就算,但对于杨鞍而言,那没过去!原来是你祝孟尝暴露的,我杨鞍却背黑锅背了这么久,可知当时我怎样愧疚、无地自容、愧对兄弟,可知当时我因为此战之过甘愿蛰伏于冯张庄,既是养伤,更是悔过这一战真是可笑,又是我最卖命,打到眼瞎为止,结果犯错的是你,立功的还是另一个人、郝定!谁能看清楚,红袄寨当家们的势力消长,也是从冯张庄之役后突然重排,刘二祖郝定一跃而起,超过杨鞍直逼吴越。
红袄寨的所有兄弟,杨鞍都一视同仁,即便是冯有南这种花钱捐当家玩票的纨绔,冯张庄之役他仍想拉他们回头即便他曾瞧不起孙邦佐李思温的投机倒把,但好歹没否认他们在大崮山之役有功劳,更曾佩服过林阡的宽容和善于用人兄弟二字,杨鞍看得比林阡还重。所以,虽然刘二祖、吴越皆能居功,反而他杨鞍退居后军养伤,他也只是不满罢了。他对自己说,伤好了不就行了?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