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型的速度很快。
但朱富贵对此并不是很满意。
工人们待遇好,工作热情也高,但劳动场面太过无序。
张长贵负责指挥工人劳动。
但他显然还是继承了太平军松散的管理模式。
当然,这个松散是和后世的企业相比。
如果比起绿营,甚至是八旗的话,早期的太平军还是一支军纪严明的强军。
总之,在朱富贵看来,工人们热情虽高,做事却有点像是没头苍蝇,不能令行禁止,整齐划一。
于此同时,物资管理也并不妥当。
所有的建筑材料都杂乱地堆放在石棉瓦制造的土棚里。
马二拿着算盘,满头大汗地计算着各种用料。
不是他算术水平不好,实在是场面太混乱,刚刚清点好的东西,一转头就又被人挪动了。
朱富贵又找了两个殷人的半大小子作为学徒,交给马二打下手,情况这才有所好转。
不过即便如此,建设用料还是超过预期将近10%。
其中很多是因为预成部件没有沟通好导致重复施工的。
也有工艺不熟练导致材料报废的。
甚至朱富贵还看到村寨中,一些殷人的石屋上面的破损也用石棉瓦做了修补,显然这也是从工地上顺回来的。
几块石棉瓦倒是不值什么钱。
但这不是一个好兆头。
在前世,朱富贵听说过很多地方,村民会理直气壮地偷当地国有企业的天然气之类的东西。
反正是国家的,不拿白不拿。
企业方面有时候也不愿意管,不愿惹一身骚。
反正是国家的,拿了也白拿。
朱富贵觉得自己应该防微杜渐。
他将张长贵和马二两人找了过来。
戚文长现在正忙着组建机动车队,一时抽不开身。
作为朱富贵老司机的亲传弟子,戚文长的车技进步很快,不但顺利出师,而且独立完成了最后两次盗窃石头的行动。
可以预见,这种农用车将是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大明帝国中最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
所以朱富贵给了他10个人名额,自己拉人教学,形成编制。
……
张、马二人喜气洋洋地来到了朱富贵的临时办公室。
“陛下,预计明日厂房就能全部完工了!”马二拿着清单高兴的说道。
在他看来,这么大一个厂子,有宿舍、有仓库,甚至还有澡堂和粪池子,只用了一个礼拜就建成,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不仅如此,在朱富贵眼中简陋的厂房,在马二他们眼中可是相当令人震撼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