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讲?”
徐子羽莫测高深:“你要细品,细品!”
顿了顿,他又道:“凡是有卓远见识的人都能细品出来。”
换句话说,就是细品不出来的没啥见识。
一众诸侯为了自己的脸面,只能好好的“细品”。
没多久一个存在感很低的诸侯孔伷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旁人问他道:“孔伷刺史,飞羽盟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孔伷摇头晃脑道:“要细品,细品。”
其他人没几个傻的,马上就明白过来了,然后清一色的:“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大汉版《皇帝的新衣》光荣上线...
不过还是有不配合的人的,孙坚道:“到底为啥,孙某还是想不出来。”
其他人看向孙坚,露出鄙视,而袁术则感觉自己的脸都给他丢光了。
谁不知道你孙坚跟着我袁术混,这时候丢你面子就是丢我面子,你给我等着,我回去断你粮草!
而曹操之前在沉思,这时候听到孙坚的话,灵光一闪,道:“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如果局限在战场上,北海太守孔文举确实没有什么功劳。可是若是放眼全局,孔融确实是首功。”
“孔融毕竟是孔子的后裔,代表的是广大儒家士子的方向,他只要参加了,就能告诉天下人,我等是正义之士,董卓是逆贼。”
“他就相当于一个风向标,影响不是军事上的,而是在政治上!”
说着曹操对徐子羽拱拱手,道:“盟主颇有远见,看的不是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放眼全局,孟德佩服!”
原来如此!
其他诸侯纷纷恍然大悟,不给过表面上嘛,却是表现出“我早已经看穿了一切”的姿态。
“不愧是孟德,和我等英雄所见略同。”
“不错不错,孔文举虽然战斗不行,但是重要还是很重要的!”
……
徐子羽惊呆了,啥,我都不知道要怎么解释,竟然给你解释出来了?
拜托,我纯粹就是要制造矛盾让你们互相搞事。再来内讧。
这回倒好,居然对这个心服口服了。
徐子羽看眼孔融,见他整个人都表现出了惊喜的模样。
内心里叹了口气。
罢了,毕竟他还是蛮支持我的,这群诸侯都支持他首功也不错。
没事,搞事情还有机会。
想到这里,徐子羽继续道:“其次,徐州牧,陶谦!”
啥,陶谦?
在盟军中的战斗,陶谦确实比孔融好多了。
毕竟他手下是丹阳精兵。
这群丹阳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