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朕和大汉朝之名,召集天下义士入洛阳,特别是诸葛孔明!”
“通知吕布那边尽快探寻武帝追寻的秘宝,这不是为了长生不老,而是为了大汉亘古纵横!”
……
曹操这边完成包围圈,紧挨着战线就开始修建平虏渠等一系列运河。
这些运河首先要修建加固的河道和防洪的堤坝,然后是规划航道引水并挖掘泄洪道。
完整的工程至少要一年时间,可是防洪及部分试航的部分可以加紧建设,争取在夏秋两季暴雨就能发挥作用。
曹操抓紧时间消灭袁谭。
可到了关键时刻,夏侯惇、臧霸和刘备的南下进展缓慢。
袁谭部将与各县多投降的情况下,唯有乐安太守管统多次击败渡河的曹军,甚至还通过伏击击败了曹将尹礼、吴敦。
臧霸不得不亲自率军围困管统,自然无法进军。
此时,与臧霸、孙观、吴敦、尹礼一同投靠曹操的昌豨,在泰山以东反叛,孙观不得不抽兵回防。
由于这支兵马,由泰山群贼收编而来,一陷入僵局就四处劫掠改善伙食,让本来倒向曹军的民心发生动摇。
青州别驾王修,派遣熟悉地形的义士千人,让他们号召乡间豪强,反抗军纪较差的曹军。
一时间,连夏侯惇都被义军所阻,不得不进行治安战。
刘备在平原国收拢流亡百姓,安置土地恢复生产,也不大举进攻。
夏侯惇知道曹操有意让刘备长期停留在平原郡这无险可守的地方,所以也不催促其进军。
如此,曹军南线基本陷入僵局。
北线方面,相对比较顺利。
高干一投靠曹操,袁谭的整个防线塌了一半,原本重心放在南皮与河水一线的他,根本不知如何填补北边的漏洞。
郭图无计可施,赶紧派人向洛阳、辽西、襄阳、吴郡等各地求援。除了辽西蹋顿以外,谁也无法快速施以援手。
辛评则发动辛家的一切力量,尽可能联络各地士族豪强,动员各家部曲家丁。
袁谭有些灰心丧气。他最信任的郭图、辛评已经使尽浑身解数,颇有能力的王修拖住了南线曹军。可北线曹军就如落下的铡刀,一点点朝着他的人头逼近。
终究是躲不过吗?
这时,袁绍之前的主簿李孚,说有破开曹操包围圈之策。
袁谭与李孚接触不多,自袁绍病逝以后才有所往来。之前众多机要也没和他商议。
不过,听说他的他多次协助袁绍化险为夷,现在当然要听听他的办法了。
李孚看了看袁谭灰心丧气的样子,感觉远逊于逆境中的袁绍。不过也正好,这样的情况才能执行这个险计。
“主公,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