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您支持我们好做许多,毕竟巡城监没有权利抓人,河南尹才能抓捕并处理此事,这样达成一致我等不久就会启程处理此事。”
“善。”
李选让管家送巡城监四人离开,他看着几位年轻人的背影,总觉得他们很聪明,但也很笨。不论天子和杨彪搞什么把戏,终究只能做他和李儒的垫脚石而已。
诸葛亮其实已经看出李选的态度,让他们当出头鸟,让杨家吸引董承的火力,两家斗起来才符合他的心意。
看来他们的上司杨修明知李选的态度,故意让他们拜访李选,有让李家分散吸引火力的意思,想让他们这颗石子把洛阳这潭死水激起一些波澜,至于这颗石子被淹没了他也不在意。
回到皇女台驻地,每个人都在琢磨这朝廷几大员的关系。
诸葛亮、黄月英心灵相通,两人的想法总能一致,他们对于天子三番找自己来洛阳的事曾今想过多次,是什么人向天子推荐的自己夫妇二人?
为何当今天子这么看重他一个人躬耕于南阳的隐士?
在荆州本地的名声是通过谁传到天子耳中,又被这样重视的呢?
这件事他一直有点想法,但总觉得没搞清楚。
还有一个疑问,似乎杨彪不是杨修的领导者,难道杨修直接受天子指挥?
张辽经历较多,早对什么朝廷重臣已经失望了。
唐姬此时也在想她这个皇帝小叔子,总感觉天子自以为是,有一套拉拢人的手段,但往往顾此失彼,既不能为她夫君报仇,也不可能真的复兴大汉。
其实四人中只有唐姬对上层的形势理解的最透彻,不是她高人一等,而是她的位置与立场。
唐姬没有参与任何政治势力,自己也没有政治抱负,她只有一个愿望:为先帝报仇。她时刻关注朝廷内各个势力的角逐。
当各个势力利欲熏心、尔虞我诈,没人能看清大局,因为他们是当局者。唐姬就是那个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