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锁城门的小股骑兵。
高顺和混沌陷阵营骨干立刻接管守军,看着曹军采取引诱战术,这对他们来说在熟悉不过,曹军还是那么喜欢用计策。
洛阳偌大,封锁东、南两边足以让城里压力陡增,不出击估计十天以后曹操大军就会抵达。出击则直接发生交手,很有可能顾此失彼,让曹军有机可乘。
看来还是要按照司马懿的部署才能解决问题。
包围的第一天,就有一批洛阳士族官员从西边出逃,之前是转移财产与家眷,现在是本人开溜。
第二天,因大量物流被截断,东市已经停歇,寸米难以购得,百姓也大批离开洛阳城。
然而司马懿、高顺、吕玲绮根本不去阻止。
第三天,有一批守军开溜,依旧是不尽力阻止。
曹操见施加压力的效果已经显现,于是派使者通告城内,表示愿意与朝廷谈谈。
条件是解除洛阳东、南两侧城墙的警戒,清除朝廷内的奸臣。
当天晚上,看起来走投无路的朝廷派人通知钟繇,愿意接受曹操的条件,但是必须保证不能流血。
这么好的条件,曹操当然想要接受。
荀攸思考了一会说道:“主公,此事有些反常,朝廷三次主动寻衅,现在直接妥协,恐怕有诈。”
“确实如此,所以奸臣必有准备,而且酝酿着什么计划。”
曹昂问道:“父亲,如果是这样,我们要不要等大军抵达,再正式接管洛阳?”
等大军抵达,就是要再等至少7天,曹操果断拒绝:“时间拖下去,对童远和孙权就有好处,同样朝廷也有时间布置各种阴谋诡计,所以万万不能拖延。”
荀攸说道:“越是这样,就越要立刻将天子保护起来,捉拿那些搞阴谋的奸臣,不给他们捣乱的机会。”
荀彧作为曹操最主要的股肱,目前在内政、战略上绝对的最优者,自从曹操受封魏国公以来,渐渐的话越来越少。
曹操当然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荀彧与自己一样最开始都是抱着匡扶汉室,攘除奸凶的志向。
然而现在舆论中,自己变成了那个要被攘除的奸凶。
可是他很清楚荀彧有多聪明,肯定和自己一样非常清楚,如今局势崩坏就是朝廷的所作所为。那些聚拢在朝廷的大士族,对于颍川荀家来说非常熟悉,但两边的路是根本不同的。
荀家追求的不是虚名而是实干,对于百姓民生非常关注,全力支持安定边疆击败匈奴、乌桓和羌氐。
朝廷引拓跋、慕容、小种等鲜卑,与三韩、高句丽、五溪蛮等,令他日夜叹息,现在的低沉不是对主公,而是对大汉朝廷的哀伤与失望。
曹操说道:“待救出天子,还要麻烦文若先生让他从那些士族外戚的圈子里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