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张树成毛遂自荐,接手闽宁镇的工作。
会议上,他亲自任命得福为代镇长,配合他的工作。
阔别多年之后,张树成又回到了这个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张书记上任之后,拖欠的工资款,全部还给了周游和得宝,重启三级扬水站工程。
也没用竞标,这工程就是周游和得宝的。
政府还做不出出尔反尔的事情,可以说,只要周游和得宝不犯太大的错误,他们就一直能够顺风顺水。
有了张书记的指导,闽宁镇的建设重新走上了正轨。
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原本一无所有的玉泉营吊庄区,在两代人的辛苦发展下,终于完成了脱贫,建设成为新时代的农村。
吊庄移民政策,也到了收尾的阶段,既然吊庄的人都过上了好日子,那也要把依旧生活在山里的村民迁移出来。
整村搬迁的事情,成为了吊庄移民政策的最后一步。
这也是最难的一步。
首当其冲的,涌泉村名列前茅,张书记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得福,毕竟他是涌泉村出身,做这个工作,更有优势。
就如同离家的游子,吊庄多年之后,得福、得宝、马喊水,再加上李大有周游等一大帮子人,重新回到了涌泉村。
在周游的提议下,回村的每个人,都穿着漂亮的衣服,带着手表,可劲的打扮,他们不是回去进行炫耀的,而是要告诉大家,他们如今在外面生活的很好,只要大家都搬出去,也一样能够生活的很好。
如果不是条件不允许的话,周游甚至想把车也开到村子里去,他们现在的生活状态,就是最好的证明。
回到村子之后,一行人果然受到了热烈得欢迎,年轻人羡慕的看着他们,对于搬迁的事,没有任何抗拒心理。
最难办的,却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故土难离,就算涌泉村的生活再苦,这里也是他们的根,尤其是老人普遍固执,任凭周游和得福说得天花乱坠,也没有丝毫动摇。
搬迁可以,年轻人可以搬出去,他们这些老人家,依然想留在这里。
涌泉村的祖祖辈辈都是生活在这里,他们的先人也埋葬在这里,涌泉村就是他们的根。
整村搬迁的事,一下子陷入到了僵局之中。
期间,马喊水为得福讲述了他们马家的故事,马家是从外面逃难来得,祖地在什么地方,早就已经不知道了。
得福听后,深有感触,他决定用真心实意,来感化这些老人。
周游回了闽宁镇,三级扬水站的建设工作,已经到了关键阶段,他要保证在工期到期日,完成所有的建设。
为此,周游和得宝忙的昏天黑地,没日没夜。
这种生活,却突然被一个消息打乱了,张主任出了车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