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三千道藏

作者:君逸情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力了,要不试试自己现在能不能打开,只用用神念打开需要很大的消耗,但是如果用灵力的话……

说做就做,小健卿盘膝坐好拿出了项链上的戒指,然后调动灵力输入戒指,神念进入了戒指之中,这时小健卿看到了戒指里有很多书,想必那就是爸爸妈妈说的三千道藏了。

小健卿找到了这三千道藏总纲目录,这《道藏》内容分为三大类:三洞、四辅、十二类。

三洞

即洞真、洞玄、洞神三部,系承袭陆修静《三洞经书目录》题名。道经来源不一,其初各有传授系统。《道教三洞宗元》、《三洞并序》皆称:洞真系天宝君所说经,为大乘;洞玄系灵宝君所说经,为中乘;洞神系神宝君所说经,为小乘。“此三君各为教主”,即天宝君为洞真教主,灵宝君为洞玄教主,神宝君为洞神教主。

另据《道藏经目录·凡例》:凡托名元始天尊所造作的经典,均收于洞真部,“上清经”属之;托名太上道君造作的经典,均收于洞玄部,“灵宝经”属之;托名太上老君造作的经典,均收于洞神部,“三皇经”属之。道教认为,“三洞经符,道之纲纪,太虚之玄宗,上圣之首经”,故三洞为道经中最重要的三个部类。

四辅

太清、太平、太玄、正一的总称,是对三洞的解说和补充。据《道教义枢》及《云笈七籤》的记载,太玄为洞真经之辅;太平为洞玄经之辅;太清为洞神经之辅;正一部通贯三洞和三太(即太清、太玄、太平),遍陈三乘,为以上六部之补充。《正统道藏》虽仍分为三洞、四辅,实际上,分部已经混淆。如上清经当入洞真部,今大多误入正一部;度人经诸家注当入洞玄部,今误入洞真部;道家诸子注疏当入太玄部,今亦误入洞真部。

十二类

三洞之下各分十二类,总为三十六类经,亦称三十六部。据《云笈七籤》、《道教义枢》称,十二部即:

本文类:(1)经教的原本真文;

(2)神符类:龙章凤篆之文,灵迹符书之字;

(3)玉诀类:对道经的注解和疏义;

(4)灵图类:对本文的图解或以图像为主的著作;

(5)谱录类:记录高真上圣的应化事迹和功德名位的道书;

6)戒律类:戒律的经书及功过格;

(7)威仪类:斋法、醮仪及道教科仪制度的著作;

(8)方法类:论述修真养性和设坛祭炼等各种方法之书;

(9)众术类:外丹炉火、五行变化和一切术数等方术书;

(10)记传类:众仙传记、碑铭及山渎道观的志书;

(11)赞颂类:歌颂赞倡的著作,如步虚词、赞颂灵章、诸真宝诰等;

(12)章表类:建斋设醮时上呈天帝的章奏、青词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