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这个挨着京九铁路的广告墙想法确实很好,但这都是理论上的设想。
我就是学专业广告营销出身的,广告案例见得多了。
有媒体广告,报纸广告,还有车身广告等等多种多样,但你说的这种铁路广告牌根本就没有过。
这只是理论上可行,并不代表就真的能如你说的那样带来实际的宣传推广效果。
所以,张厂长,李经理这种没有成功先例的尝试,不是贵厂的明智选择。
而我们省都市日报,虽然宣传推广的覆盖范围只是全省,但我们做过像你们这样的半工业品的成功案例太多了,那都是做了就会带来明显的效益,稳赚不赔的。
你像是‘罗东市旭日厂’‘青安县光明厂’等等这些厂,都是通过做我们省都市日报的报纸广告,实现的业绩增长,从而让整个厂效益越来越好,发展富裕起来的。”
这赵雅丽的话让人听得清楚的同时,语速很快,根本不给李强插话的机会。
李强听着赵雅丽思路清晰的讲述,顿时不由的再次心里暗暗皱眉,
这个赵雅丽的沟通能力比我想象中的要出色,这思路也出奇的清晰。
上来居然没有做那种低级的竞争,来对我这广告墙进行贬低,反而像我一样,委婉的分析,直接说出了我这广告墙的弱势,那就是没有广为人知的成功先例。
而她最后更是直接举出了这些让那张志国和李援朝耳熟能详的,做他们省都市日报广告的成功案例,来刺激他俩。
她这推广竞争谈判的思路,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即使上辈子一些知名的营销谈判高手,也不一定能做她这种程度。
这赵雅丽还真是个不错的广告营销人才。
如果不是现在有些竞争关系,我已经有些想要找她谈谈,邀请她一起作为我要创办的这广告公司的合作人了。
毕竟以后,我不可能亲自来管理和打理这广告公司,是需要一个能力出众,懂广告营销的人来掌管的。
而就在李强心里有这些想法时,张志国见赵雅丽语气严肃,连忙笑着打圆场道,
“看来赵雅丽记者和李强兄弟,都是营销推广专业的行家里手啊。
两位都是为我们厂出谋划策,分别不同的意见,对我们厂来说,那都是宝贵的,我们都表示感谢。
至于具体选用哪种宣传推广方式,我们也要根据厂里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决定。
也不瞒二位,我们厂里近几年效益一直都不太理想,真正能用于做广告宣传的经费也有限。
这还是在李强兄弟前些日子给我们指点和亲自销售带来的效益和收入,才能努力拿出这样多的。
所以我们厂的广告宣传,肯定也是要一步一步来的。
李援朝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