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陈老师节哀顺变

作者:黄瓜不瓜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于现在的你们来讲也许是条很好的出路,但是却不是你们这一辈子最好的出路。”

“打工确实可以挣钱,可以让你们提前接触到外面的花花世界。但请相信老师,那却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适合你们的出路。”

“你们的出路应该是读书,是上大学,而不是和工厂冷冰冰的机器为伍,不是和工地上的钢筋水泥为伍。”

“你们的年纪还小,都才十六岁,你们的未来还有更多的可能,你们也配的上拥有更多的可能。”

“同学们,忘了已经走了的同学,他们会为自己今天的选择负责。”

“而你们既然选择了留下来,那就不要让明天的你后悔。好吗?”

下面的同学没有回应,大约是被老陈的话震撼到了。

但更多的人却是被老陈的态度吓到了。

三年了啊,谁还记得陈老师笑过几次?

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考确实是人生第一个岔路口。

它不像小升初,不管你考得好不好都有书读。

到了这里,考上了高中的就继续读。

没考上而又想到读的可以考虑去上中专。

但自从九十年代取消了毕业包分配之后,中专已经不是好的选择。

如果既没有考上,又不想读中专怎么办?

复读,也是一条路。

但是大多数这个年纪的少男少女都放不下所谓的面子,能拉下脸去复读的真没有几个。

而没有考上也不想读书的怎么办?

打工,当兵,或者务农,再或者去学一门手艺。

他们从来没有觉得这样不好,甚至还有点跃跃欲试的感觉。

等到多年以后再回首时,才会发现这个时候的自己真的很蠢。

而厌学和不想学从来都是老师头疼的问题,这其中父母和周围的环境起了很大的作用。

这就好比一件白衣服,学校就好比洗衣机,洗衣机洗的再干净,你穿着出去玩泥巴,总会就下痕迹的。

等痕迹越来越多,总有一天这件衣服就不能穿了。

原本四十七个人的班级,到了这个学期直接去了三分之一,老陈心疼的滴血,但是又毫无办法。

而留下的三分之二就全部是想读书的吗?

不是的,这中间至少有一半是抱着混个毕业证心思来的。

老陈说的动情,心痛也是真的,甚至眼角都有一点湿润了。

下面的学生听了气氛也有点沉闷,原本新书的墨香如今也变得不好闻了。

这里面估计感触最深的就是王晨了,毕竟他已经经历过一次那样的生活,再从头来过他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陈老师,节哀顺变。”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