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息之后,他阖眸长舒一口气,努力抑制胸中忿怒后,方再度入座,从牙齿中挤出数个字,“愿听郑督军高论!”
“呵”
轻声而笑,郑璞双眸灼灼,侃侃而谈。
“我请令郎携言,首领不曾有闻邪?西北动乱,已然数十年矣。”
“羌胡部落也好,氐人部落亦罢,身在局中,终不能独善其身。”
“如兴国氐王与河池氐王,昔日部落比符首领更加强盛,然而今已是白骨露于野,任凭风吹雨打去。我知首领不愿迁入汉中的顾忌,然首领若不入汉中避难,流离于我大汉与逆魏之间,不惧他日步入兴国氐王等人后尘邪?”
“再者,我大汉素来仁义,从不做宵小行径。”
言至此,郑璞肃容以对,掷地有声,“今请首领内迁,自是有所安排,可让首领权势不失,子孙世代得享富与贵!”
呃?
此番听罢,符健怒容慢慢散去。
诚然,他知道,在大汉与曹魏中夹缝生存,稍有不慎便会身死族灭。
但迁入汉中,亦不异于羊入虎口,被大汉予取予求!
此两者,皆如履薄冰也。
是故,他双眸狐疑不已,静静审视了郑璞少许,方试声问道,“我若举族迁入汉中,不知大汉如何待我?”
而郑璞闻问,便齿牙春色。
亦然不怠慢,直言道,“丞相听闻首领有两子,遣我来之际,曾如此嘱言让我转于首领。”
“其一,首领将爵封都亭侯,食五百户。官拜归义将军,领相府参军,且朝廷会在成都,为首领起高第授之!”
“其二,首领幼子,爵封关内侯,食两百户。官拜虎贲中郎将,秩比二千石,领兵宿卫宫禁。”
“其三,乃是首领长子,官拜虎威校尉,可从族人中选八百骑为义从,自领之,为征南将军次子赵义弘副将。嗯,我大汉惯例,乃嫡长嗣爵,故不封首领长子爵位。”
符章听罢,双目瞬息间睁圆,满脸不可置信。
木然侧头目顾,待旁边的诸葛乔笑着颔首,他犹不信,声音微颤而问,“丞相果真有言,让我长子任义从之将邪?”
嗯,亦不怪他惊诧。
因为义从,乃是边军的建制,并不那么草率许人的。
义从的起源,乃是章和二年(公元88年),护羌校尉邓训,收养湟中月氏、卢水诸胡中少年健勇者以为义从,后演变为戍守边郡之卒。
但这些少年健勇者,必须要编入户籍,成为大汉臣民。
比如邓训的湟中义从,最早是月氏胡投降了汉朝,被官府迁徙到了湟中一带编户栖居,属于汉朝的臣民,所以称为“义从胡”。后来因为月氏胡和湟中的羌族融合,称呼就变成了“湟中义从”或者“湟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