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边小巷,酒楼茶社,只要站着人的,十有八九就是讨论吴令毓寻短见的事。
不说旁的,那卖豆腐的摊子处,正挤着几位挎着菜篮子的大娘。
“张六,你这豆腐可是我买过最好的豆腐,又嫩又滑。”
张六是个会来是的,他生的倒是眉清目秀,闻言笑笑:“大娘喜欢就好,五枚铜板,我再送您一碗豆腐渣。”
那大娘平白得了东西,自然欢喜:“你这小子会做生意,难怪日子越来越红火,对了。”
大娘笑了笑:“这豆腐嫩,还是你媳妇的脸蛋嫩啊?”
谁都知道,张六夜里和小媳妇闹的动静大,大娘这么一提,边上的人都纷纷笑了出来。
又怕张六恼,边上有人连忙换了话题。
“听说了吗,那吴小姐寻死哩。”
“那死了吗?”有人问。
有人努嘴:“听闻一上吊就被救了下来。”
“那发现的倒也及时,有趣,想死也死不了。”
“整个京城都传遍了,这吴小姐本就定下要去和亲的,这么一闹,也不知会不会换人。”
调侃张六的大娘笑笑:“那就是官家的事了。与你我何干?左右就算打起仗来,我们不是边疆的战士,照样该吃吃该喝喝。”
张六给每人称好豆腐,盛放在她们自带的碗里。
几人也不走,挎着篮子就在这继续说着话。
“也不知那吴小姐是怎么想的,如今是郡主的身份,和亲后就是王子妃,竟然这般想不开。”
“你傻啊,她的身份原先也能嫁个京城的富贵公子哥,那番国的王子,据说长相极为凶悍,哪里有我们钰国男人的俊朗。再者一出京城,跋山涉水,日后好坏都难料,这离得远,镇国公就算有心也顾不上。”
几人越说越激动。
却看见宫里打扮的侍卫,抬着一顶小轿子直奔宁王府而去。后头跟着不少百姓。
大娘快步上前,拉住一位就问:“妹子,你们这是?”
“这轿子是宫里出来的,方才风吹过轿帘,我瞧着里头的人是公公打扮,没准是因为那件事。”
什么事,不言而喻。
几人面面相觑,只觉得又事发生,菜都买齐了,左右无事,便也抬步跟着。
不得不说,百姓极为八卦。
贵公公是到了宁王府才知宁虞闵不在府内的。
宁王不曾回来,宁王妃在旁急的不行,对于儿子的行踪并不知情。她身子差,贵公公没敢让她操心。
皇上还在宫里等他回去复命,自然不敢耽搁,只好火急火燎的四处追问宁虞闵何在。
宁王府外,百姓堵死了路。莽足了劲踮着脚朝里瞧。看那公公抱着圣旨又折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