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重视。”
刘仲瞄了他一眼,很自豪的说道:“那是肯定的。”
“但是大秦有秦律亡,这说明它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制度啊。”
刘仲的目光闪烁。
又是一个苛政猛于虎的论断。
这不仅是齐英一人的误解,更是许多人的裁定。
司马迁《史记》记载很明确,秦二世时期法令诛罚日益刻深,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
在齐英的印象中。
好的法律,就应该受到人们的欢迎,而不是被众人推翻。
他们已经从张骞和李牧之嘴中,得知大秦后来的事情。
但是秦律真的很严格吗?
那看什么时期了。
秦二世时期二世胡亥重用赵高,先任赵高为朗中令,后又任命赵高为丞相,乱政改法,改变了秦始皇时期的“缓刑罚,薄赋敛”的政策,诛杀皇子公主,蒙恬、蒙毅、冯去疾、李斯等重臣,连带一同治罪的不计其数,乱政改法,破坏法律,轻罪重罚,使皇族震恐、百姓震恐,官吏震恐,彻底造成秦朝混乱,又征发闾左,使秦朝速亡。
秦始皇时期实行的是“缓刑罚,薄赋敛”的政策。出土的秦简秦律是严谨细致并非暴酷。
后来给人们留下印象深刻的秦律,那是变种。
后来更有多位学者研究,证明汉律比秦始皇实行的秦律还要严格许多。
“钱穆:汉初制度、法律,一切全依秦旧。”
“高敏:汉初法律全部承秦。”
“侯外庐:汉律之峻峭,比秦更甚。”
“......”
刘仲淡淡道:“秦之所以灭,我看就一个原因,杀的还不够,应该把六五的贵族通通全部杀掉,一个不留,最终祸患无穷。”
“正好来了机会,你好好钻研一下秦律,现在,正适合咱们大明。”
乱世用重典!
齐英赞同的点了点头,对于秦灭亡的原因,他有不同的想法,不过还是赞同刘仲的说法。
毕竟,连陛下都认同秦律。
那只能说明一件事情,现在适合大明。
礼部,修建于平阳西侧,是一座六间宅院组合起来的大宅子,旁边就是刚刚搬迁过来的大夏学堂。
刘仲如今担任礼部尚书一职,还兼任大夏学堂的院长,而齐英是副院长。
他回到礼部之后,立马把左侍郎李无常叫了过来,按照血缘关系,李无常还是李牧之的远方亲戚,和齐英是同一批来到大明的老秦人。
因为能力出众,迅速上位。
李无常皱着眉头,道:“尚书,这段时间正忙着阅兵的礼仪,接下来的几个月,还要准备全国推广运动,现在咱们手上的人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