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
值得一提的是,报国寺来的僧人中,明心的身份最高,已是天下闻名的高僧了。而他缘行这个高僧的师父,在朝天寺的地位自也是水涨船高。
不但给安排了清净的独立房间,连每日里需要参与的劳作都免了,这已是将他当做贵客对待,而不是普通的挂单僧人了。
缘行在明心的劝说下接受了房间,却依旧参与寺中的劳作,规矩就是规矩,他并不想成为别人眼中的异类。
可惜的是,理恻这个朋友的态度就有些微妙了,虽也常来,却尽量避开民心在的时候,而且交往也不似之前那般随意了。
对此,缘行也是无奈,因为按照辈分来说,他确实高了那么一点。
他端坐在高台,围观了两寺武僧的友好切磋。
又半睡半醒间,经历了几场辩法。
转眼间,元日来临,这场持续了两个多月的佛法交流活动就结束了。
因北方道路冰冻难行,报国寺一行人在这里呆到立春冰雪开化,才告辞离开。
明心一心想将缘行接去京都“养老”,却被拒绝了。
来到这个世界这么长的一段时日,缘行也不是整天瞎混的,有了安静的环境,自然每日打坐参悟的时间更多了。
尽管体内生机并未恢复,损伤严重的神识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有了恢复的迹象。精神总算不会像天禅寺最后的那段时日,经常感觉疲惫了。
而且随着佛法的精进,灵觉似乎比过去更强了些,他似乎隐约触摸到了另外一种境界,但感觉过淡,暂时还说不清具体是什么。
之所以不去京都,并非明心做得哪里不好,而是他直觉自己的缘不在那里。
明心走后,还特意留下了一些财务,怕缘行不收,特意吩咐理恻转交的。
缘行笑着接了,他是个不识路的,怕自己孱弱的身子骨误入深山喂了野狼老虎,硬是抓了理恻当做向导,将朝天寺的方圆十几里转了个遍,又到雍江府逛了几天,得到了不少的消息,才满意的回去。
而一回来他便亲自向方丈辞行,这次挂单,与多年前报国寺的那一次有着天壤之别,没有受到排挤不说,还得了很多的方便。但这里毕竟不是禅宗丛林,很多规矩他真的无法习惯。
他这里有隔阂感,其实朝天寺的僧人们也是,对着这么一位高僧,就连方丈玄恒也不知该怎么办。
也只有理恻才感觉不舍,一路将他送了出去。
经过杂役院时,无意中看到正在挑水的理念。
理恻叹道:“那日虽然缘行师父没有直言,照顾了敝寺的颜面,但方丈与我师父其实也猜到其中的猫腻,理念早已不是首座弟子了。”
缘行看着远处被人呼来喝去干活的理念,也跟着叹了一声,才转身继续朝山下走去。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