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总有人在‘活着’中站起来

作者:草木久久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高端领域需要长期积累,但是在另一世,很多人都不知道,在集成电路领域的某项产业链中,种花家从源头生产设备到终端市场占据了60%以上的垄断位置。

是集成电路领域!

“老秦。”

“在呢。” br />

“给文贞文和廖樱竹打电话。”

赵宋悠悠地说道,“跟她们说,别让老教授熬了,今天晚上就签。”

秦涵惊讶地问:“签什么?”

“投资协议。”赵宋笑道,“钢本和托普?有没有又如何?我把那些打主意人的注意力吸引到我这边,就是为了给那位老教授减轻压力,让那家公司的股权结构简单一点。”

秦涵哭笑不得问:“一家小公司至于费那么大劲吗?”

“至于!”赵宋转过身,郑重的看着秦涵,“虽然是一家小公司,但是我给教授开的是一张无限额支票,收购、并购、挖人,我会让他集中行业优质资源,不计成本的攻关。”

“……”

“老秦,这次中关村控股的第一个目标,是叩开千亿级市场的敲门砖企业!”

…………

夜幕降临。

金陵,南大住宅楼。

孙祥珍老教授在书房里来回踱步,脸上的焦虑让他的皱纹更深了几分。

2003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5%,就是说失败的概率为95%以上。究其原因,这“转”的过程中有许多的关卡,关关都是“火焰山”,一个关卡跨不过去,这“婴儿”就夭折了。

通常从小试到中试,再到工业化生产是科研成果产业化的“三步曲”。

很难,可是再难又能怎么办,在这个只能活着的国度,总会有人挺身而出去做些什么。

就算做的时候历经千难万难……

可是孙祥珍教授怎么也想不到,会这么难!

2003年对他来说注定多灾多难。

从年初开始他来说几乎每一天都是“寒冷的冬之夜”。

国外厂商联手降价的幅度越来越大,以致售价低于成本。这些实力雄厚的大公司试图不惜血本用拼资金的方法将种花家的光电产业击垮,最终逼老教授举手投降。

孙祥珍知道,虽然花大力气开拓了市场,但低于成本价的销售结果是销售得越多,亏损就越严重,而此时他恰恰欠了一屁股债,哪有雄厚的实力与“群狼”搏斗?

“不行!”

突然,老教授站定身体,这是我的‘孩子’,这是国家的打破技术封锁的希望。

他咬牙自语道:“写信,向上级领导求援!”

历史,在这一刻发生了转折,国家出手并未改变,改变的,是咬牙仗义出手的民营企业家张兴国等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