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的措辞时都觉这次已经稳了,易科的品牌绝对大受影响,甚至,它可能会带来资金链上的连锁反应。
至于,这些影响媒体的手段嘛,苍蝇不叮无缝蛋,谁让易科出问题了呢?
也就在《羊城晚报》报道出炉的这一天,正式通过vie架构变更为易科集团的集团总裁方卓踏上了返国的航班。
他是被接二连三的电话给催回国的。
刚开始是熊潇鸽,后来是今日资本的徐新,再然后是申新科创的王风益,再后来是挂号网的周辛,最后是香江寰宇刚刚进行a轮融资的梁启华。
梁启华的心情最为郁闷。
他好像做了一个梦,前面明明很美好,转眼间成噩梦了。
“方总啊,赶紧回国吧,你们易科怎么也不澄清澄清,什么狗屁倾销,咱那是倾销吗?”
“方总啊,这种事不能拖,国外市场固然重要,你国内就不是基业了吗?”
“回来吧回来吧。”
梁启华仿佛招魂一般的电话还不是方卓定下行程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极其意外的接到了来自临安裘迪老领导的电话。
老领导很乐呵的关心了一番事业发展,只在最后的时候表示有需要不用客气。
这一通电话的内容并不稀奇,让方卓惊讶是通话里的另一个发现,老裘这一次声音的精气神和春节上门拜访的时候迥然不同。
难道不是政治生涯已经结束了么?
方卓没有进行太深入的猜测,只是订了回国的机票。
2002年5月3号,上午八点半,一架来自纽约的航班降落在申城浦东国际机场。
方卓孤身回沪。
也就仅仅两个半小时后,易科集团总裁方卓在自己的总裁办接受了央视的特别访谈,这档访谈将会在明天五四青年节播出。
熊潇鸽为了这个渠道可是出了大力,不光是找胡檬,还找了其它单位的领导。
又恰逢临近五四青年节,方卓年纪上很适合,于是就定下参与特别节目的访谈。
央视。
这回可不是央视财经。
它俗称央视一套,全名为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
虽然在央媒中的排序不高,但因为电视的大范围普及,影响力可以和人民日报、新华社并称喉舌。
再没有比喉舌更适合发声定音的渠道了。
方卓在登机前已经接到央视记者的电话,表达了一番正向意见才能彻底定下这次的访谈。
他先前也没能想到真能请动这尊大神,定下的计划更多是网络和一般媒体的反击,这也算是意外之喜。
“方卓,你对易科的风波怎么看?”记者没有喧宾夺主,充分把空间让位给风尘仆仆归国的易科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