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不在那就不说了。”
周晓梅说:“你还挺会来事。”
我说:“这有啥会来事的,就是一句话的事。”
周晓梅说:“记得在高中的时候你就挺能说,你跑的也挺快。”
我说:“现在不行了,跑不动了,胖。”
周晓梅说:“你是比高中时候胖,胖多了。”
我俩边走边聊,来到西门一趟小饭店这,我问:“你想吃啥?”
周晓梅说:“随便,什么都行,就是和你聊会儿天。”然后问我:“你看你爱吃啥。”
我往前看看,看到一家小饺子馆,就说:“去那家饺子馆吧。”
她说:“他家饺子挺好吃的,我们总来。”
进到饺子馆,里面还有两桌客人。找张空桌子坐下,点了一个热菜一个凉菜,两盘饺子。
我问她:“喝酒不?”
她说:“见到家里人了,必须喝点。”
我问:“喝什么酒,啤的还是白的?”
她笑,说:“咱们北票人哪有喝啤酒的,来白的,你不知道我家就是烧酒的。”
我说:“这个还真不知道。”
我只知道她们小城子村有烧酒的,还真不知道就是她家烧的。
她问:“你咋知道我电话号的?”
我笑,这个问题已经回答她两遍了,昨天打电话的时候就告诉过她是她姑姑我二嫂子告诉我的,现在还问。
我说:“上俩天我外甥结婚我回家了,你老姑上我家给我的。”
她问:“我老姑是不是叫你照顾照顾我?”
“有点那个意思。”我说:“现在看你也不需要人照顾,挺好的。”
“还行,我都在这干快两年了。”她说:“去年五月份来的,之前在一家小饭店干了,小饭店黄了之后就到这了,一直在这没走。”
我说:“你干的听长远的。”
她说:“主要是在这干习惯了,和大伙处的挺好。”
点的菜上来,我俩都倒了满满一杯白酒。
我说:“咱俩既是同学又是亲戚,没成想还在这碰着了,在一起干活,来,喝一口。”
她说:“可不是咋的,我都来省城两年多了,头一次见到家里人,来,喝一口。”
我俩碰了一下杯,各自喝了一大口。
这是我出来打工第二次在外面见到家里人,心里有点激动,她不但是家里人,还是一个高中出来的同学,感觉格外亲。尤其是听到她说话时的北票口音,倍觉亲切。
我说:“你和高中的时候可不一样,变化太大了。”
她说:“变啥?还那样,就是头发长了,性格一点没变,还和个假小子似的。”说完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