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1顿年夜饭

作者:猎狼啸风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家抻面馆是“老四季”和“许家”,都是老字号的店面,在省城的大街小巷都有这两家的招牌,大部分都是加盟的。现在许家不行了,四季还很火,尤其是老四季的鸡架非常有名,来省城不吃一碗老四季的抻面,不啃一个老四季的鸡架都是一大损失。尤其是到了夏天,啃鸡架喝老雪(老雪花啤酒),是一道风景,更是一个时尚。

“四季抻面”和“许家抻面”都卖鸡架,但是是有区别的。从口味上来讲四季走的是鸡汤路子,汤汁清淡,滑爽,鸡架是清汤煮的,原汁原味。许家走的是老汤路子,汤汁宽厚、香浓,鸡架是老汤酱出来的,香料味非常浓。在九十年代人们比较喜欢浓香口味,所以那时许家抻面生意非常火,四季只能屈居第二。现在人们喜欢清淡,原汁原味的更叫人接受,所以现在就“四季”横行,霸道无比。

其实做餐饮就是如此,饭菜是做给老百姓吃的,就要迎合老百姓的口味,老百姓认可了才会顾客赢门,老百姓不认可就得完蛋。

我接触的第一家饭店就是这家小小的抻面馆,从此就走上了厨子这条路。

第6章北四路小店

老板姓张,叫他张哥。

抻面馆是他和人合伙开的,和他合伙的是一个女的,个子很高,长得很漂亮,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一头大波浪长发。

我叫她三姐。

三姐和张哥不是夫妻夫妻是朋友,一个单位的,单位效益不好,俩人停薪留职出来下海经商做买卖,合在一起开了这家小抻面馆。

老板张哥戴着副眼镜,看着有点斯文,说话也很和气,不像别的老板那样瞧不起农村人。但张哥绝对是个很有城府并且很有思想的人,他和三姐在一起开店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喜欢三姐,想和三姐在一起。

三姐长的确实漂亮,有点像当时的电影明星郑爽,穿戴也很讲究,很有女人味。

这样的女人很招风。

抻面馆很小,一共五张桌子。

店小,雇的人也少,除了我之外还有一位抻面师傅。抻面师傅是河南人,好像大部分抻面师傅都是河南人。这和打工的区域有关系,一个地方出来的人做什么挣钱,跟着出来的人也都学这门手艺,一个带一个,就形成了地方特色。比如山东的做熏肉大饼出名,河南的做抻面好,安徽的一般是木匠厉害,东北的做饺子霸道等等。

抻面馆就张哥、三姐、抻面师傅和我四个人。

我负责的是除了抻面师傅不做的都是我的:扫地拖地、收拾桌子、清理厨房、摘菜洗菜、煮面捞面、洗碗洗餐具等等,活挺多,累倒是不累,就是磨叽。

能够找到活干暂时把自己安顿下来心也踏实不少。至少有了吃饭和住的地方,这就解决了基本生存问题。那时候不求别的,能有个挣钱的地方,能吃能住就可以。

中国八十年代初有了打工潮,很多农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