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董事长在日本打理日本的饺子馆。
人家有钱,咋干咋有理。咱们没钱,好好奋斗,只要努力咱们也行,人不要瞧不起自己。
姜姐忙完没直接回家,看到我们三个喝酒过来打声招呼,把小高给姜姐作了介绍,姜姐也坐下来一起喝几杯。喝酒的时候姜姐叫郑佳琪搬到她家住去,说是俩人一起住也是个伴儿。郑佳琪在姜姐的热情邀请下答应搬过去住。
郑佳琪挺有耐人毛的,到哪都有人喜欢,不分男女,主要是她性格好,和谁都处得来,还总是一脸笑相,说话曼声细语的很温柔,不招人烦。
主要还是长得好看,俗话说一俊遮百丑。
过完年一直忙到初八才消停消停,恢复到平时的营业状态。
二零零六年省城开始流行泰餐。没到阜新的时候听说过,没亲自接触过。只是知道当时省城很多家都在做“泰式香辣蟹”,说是挺好吃,一直没吃过。赵刚跟我讲过“泰式香辣蟹”,用泰国产的铁蟹做的,调料加入了泰国咖喱和泰国辣酱,吃着很辣很香,有水煮鱼的风格。
初十这天老板把我和厨师长、陈刚叫到一起,说要上泰餐。听了后我瞅瞅厨师长和陈刚,他俩也瞅我,我们仨都有点懵。
老板说:“现在泰餐非常火,咱家准备也上,你们看行不?”
“泰餐?”厨师长疑惑的说:“咱们也没整过呀,见都没见过。”
“老谭整过吧?”陈刚问我。
我说:“没整过,在省城听说过,有些家饭店上了,听说挺好,但是没见过。”
老板说:“我在上海的时候吃了一回,非常好吃,适合咱们东北人口味,等回来的时候在省城我朋友那呆了一天,我朋友领我吃的也是泰餐,感觉挺好。”他接着说:“那家店不大,一楼二楼的,也就四百平,爆满,我们去了都没位置,等了有半个小时才有位置。”
“做的挺好,和上海那家没啥区别。现在咱们阜新还没有泰餐,我省思咱家要是上的话肯定行。”
老板很有信心地说。
“泰餐消费挺贵吧?”陈刚问。
“那当然贵了,俩人吃一顿咋说也得二百多块钱。”老板说。
“一人一百多消费,在咱们这怕不行,咱家人均消费顶多六十块钱,那还嫌乎贵呢。”陈刚说。
“是,要是一人一百多消费在咱家肯定不行,吃一顿两顿还可以,要是总吃谁也消费不起。”厨师长说。
老板道:“咱们不全上泰餐,像川菜似的上一个档口。”
厨师长说:“现在厨房各个灶台都满着,也没地方上呀。”
“上泰餐用不了多大地方,有个地方就行。”老板说:“咱家明档那就可以上。”
“你说在凉菜明档那?”陈刚问。
“对,就在那。”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