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回没回来?我说回来了,在家呢。她和姜姐的小酒馆在年前腊月二十九关的门,准备初十开业。开业早了没用,阜新还没达到省城这个程度,过了初二就开始上饭店吃饭。在阜新小饭店咋说也得过了初十才能有人吃饭,初十之前老百姓都在家吃饭。
郑佳琪听说我回来了准备过来看看我,顺便给我拜拜年。我说那你就过来吧,正准备热饺子呢,等你来了一起吃。
郑佳琪来的时候带了不少东西,她以为林燕和儿子也在家,给儿子买了一身衣服,还买了牛奶,一个超大号的玩具枪。
“还想看看你儿子呢,没成想没在家。”她略带遗憾的说。
“在他姥家呢,和她妈过了十五回来。”我说。
“你咋不在老丈母娘家多待几天?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多好。”
“待不住,回来得找活干,不能总待着。”
“谁这么早找活?饭店找厨师也得过了十五。”
我说:“提前联系呗,等过了十五好活该没了。”
和她一起坐下来吃饭,顺便了解一下小酒馆的情况。她说年前小酒馆生意一直挺好,每天都在两千以上。同时跟着她学熏味的姜姐表弟现在能自己操作了,熏的没毛病。姜姐表弟媳妇跟着叶玉荣学包饺子学的也行,出徒了。现在叶玉荣只负责调馅和和面,过完年再找一个包饺子的,提前进行培训,为第二家店做准备。
我说:“那这样你和姜姐你俩儿一个月也不剩啥钱。”
“还行,剩的不多,那也比打工强。等第二家店开业就好了,倒时候两家店一起挣钱,几个月就挣回来了。”她信心满满的说。
“你和姜姐你俩儿是做事的人,小酒馆在你俩儿手里能做起来。”我说。
“主要是有你帮忙,来老大,我敬你一杯。”她举杯道。
和她喝了一口。
“姜姐还要你到阜新去呢,说你这人好,忠交。”她放下举杯说。
我说:“有时间的吧,有时间过去。”
“叶姐回家过年了,她说不来看你,叫我给你带个好。”她说。
“替我谢谢她。”我说。
“叶姐人不错,年前的时候姜姐给她介绍了一个男的,那男的还行,在市场卖粮油,也是离婚的,没孩子。”她说。
我问:“俩人见面看了吗?”
“看了,那男的假装来酒馆吃的饭,叶姐看着了,我看叶姐有心思。”她说。
“年前没处处?”我问。
“见面的时候都快小年了,然后就忙活过年的事,俩人处咋说也得年后,这回上班俩人再处呗,我看挺好的。”
“男的家就是本地的?”
“嗯,本地的,原先在矿上上班了,后来下岗开始卖粮油,挺能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