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有我、杜师傅、李师傅、两个饼店调过来的师傅、杨志军。海鲜那边刘师傅带队,四个海鲜炒锅,一个炖鱼师傅。灶台上十一个师傅经过这长时间的训练基本功都很好,彼此间的菜品都熟悉,不再像我来的时候每个师傅只是做自己的菜,别的师傅的菜不会做那样,现在几乎都能很好地制作,也都能达到标准。
十一个师傅配了十二个砧板,十二个荷台。以前小弟少的时候砧板荷台动不动就提离职,现在一个位置多出来一个,反倒没人提离职了,干的都好好的。
二楼面点组人员配置齐全,还多备出一个煮饺子的,以防忙的时候煮饺子上不去。包饺子人员没增加,蒋亚军提出多备出一个来,只是一直没有找到。
凉菜间现在四个人,属于标配。
剁馅的是王红和老哥,老哥最近身体不是太好,总上医院,毕竟岁数大了,体力上有点吃不消,想给他换个岗位,接替王亚信打更,顺便管理调料库。还没等调动,他儿子来电话说他老伴身体出现毛病,叫他回家。老哥走了之后找来一个四十岁的女的,和王红一起剁馅。
调馅间还是高师傅带着两个小弟干,一直很稳定。高师傅在行政上归我管,实际上是老爷子直接领导,对调馅间的人员安排不过问。
一直想搞一次厨艺比拼,提高一下师傅们的技术水平,也提高一下师傅对菜品研发的兴趣,迟迟没搞,一方面是时间不充足,另一方面也介意老店带头搞了,其他两个店说三道四,给三个老总出难题。但是这个想法一直有,如果不搞一次心不甘。同时想到一直想实际操作的积分管理,对这个积分管理一直在完善,总想实际操作一下,要是不操作总觉着是回事,心也不甘。
下班回到寝室,洗漱完了坐在床上抽烟,脑子里想着积分管理的事。正好杜师傅过来了,于是跟他详细说了积分制管理。
“老谭,我听明白了,这个管理方法行。”他说。
“咱们每个月都有给员工涨工资的权力,看着是好事,但是也挺难整,给她涨不给他涨的,都不乐意,要是用积分制管理就好办了,到月底不用咱们说,谁的分数高就给谁涨,分数在那摆着呢,谁也挑不出毛病来,是不?”我说。
“是这回事,要不然没法整,给这个涨工资了,那个不乐意,说自己做的比他还好,怨气升天的,倒是不敢当着咱俩儿面说,背后跟谁都叨咕,说这说那的,挺烦人。”他说。
“我是这样想的,分数高的不但可以涨工资,并且还是当月的优秀员工,优秀员工还加分,并且厨房拿出一定的奖励,你看行不?”我说。
他说:“行,我看行。”
我说:“咱们每个月以一百分为基础,现在咱家不是所有的卫生标准都有了吗,卫生这块儿这么定,达不到标准一次扣二分。”
“行。”他点头道。
“纪律这块儿就按着饭店规定的来,迟到早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