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浪费。与其让客人一次吃个够,不如让客人想着惦记着,这样还能长远点。
不管怎么说,熏酱菜算是卖住了,鸡头和鸡爪子也成了特色,因为整个滨海,只有在青花阁才能吃到这么大并且这么好吃的。
老爷子回来之后也很满意,跟我说六样产品有点少,再增加两样。他不说也准备增加的,计划还有“熏猪蹄”“熏脊骨”“松花鸡腿”“猪头焖子”四样,现在看来只能再上两样,不能上太多,切忌贪多嚼不烂。
打算上“熏猪蹄”和“猪头焖子”,猪蹄是老百姓爱吃的,“猪头焖子”是地道的土菜,能够吃出中年人的回忆,年轻人的向往,老年人的口头福。把这个想法和老爷子说了,老爷子说可以,就上这两样。
“熏猪蹄”好整,收拾完之后用老汤烀熟,直接熏就行。现在老汪和老乔熏菜都已经行了,制作一遍就能会。费事的是“猪头焖子”。“猪头焖子”老式做法是用酱汤酱完,然后铺上干豆腐压,压成之后切成薄片蘸着蒜酱吃。我这回想改变一下做法,用熏味的老汤烀熟,然后压制,压制完之后上熏锅熏,熏完之后再切成薄片蘸着蒜酱吃。
想到做到,叫采购买来一个猪头开始制作,烀熟压完,将整个“猪头焖子”分割成八小块,然后熏锅底下放上白糖,茶叶、香料,放上篦子,把分割好的焖子放在篦子上,盖上锅盖,小火慢熏十五分钟,闭火。打开锅盖,一股黄烟散去之后,篦子上是八块金黄灿灿的“猪头焖子”,透着诱人光泽,瞅着就想吃。
把“猪头焖子”全部拿出来,把其中一块切成薄薄的大片,蘸了蒜酱放进嘴里一尝,味道美极了。入口先是淡淡的熏香味,在嘴里打转儿,接着是浓郁的酱味肉香,香而不腻,紧接着是蒜泥味,开胃爽口。
这次改进成功。
“猪头焖子”能和鸡头、鸡爪子一样打炮。
当天制作的“猪头焖子”在新店试卖,可以说是好评如潮,有的客人吃了一盘之后还点了第二盘,只可惜没有了。
周晓梅面带微笑的跟我说:“小叔,知道客人咋评价咱家的‘猪头焖子’吗?”
我问:“咋评价?”
“客人说,咱家的‘猪头焖子’是真正的滨海一绝,能吃出上山下乡的味道来。”她说。
“吃饭的客人得有五十岁。”我说。
“差不多吧。”她说:“年轻的也爱吃,那片切的太薄了,夹起来颤颤巍巍的,都透亮,瞅着就想吃。”
“焖子必须得切薄点儿,片大,厚了不好吃,没口感。”
“小叔你说,咱家的这些熏酱菜能不能塑封起来卖?”她问。
我说:“得真空包装,要不然爱坏。”
她有些兴奋的说:“要是真空包装得话,咱们就能外卖,还能挣钱。”
我看着她说:“你不做买卖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