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我感觉行。”
“我研究研究。”
他说的确实是这回事,“酱海螺”完全可以统一制作,然后进行配送。把“酱海螺”从热菜转到凉菜,划分到熏酱菜里面是完全可以的。这样的话熏酱菜增加一个品种,并且还是一个销量很高的品种。
这个菜卖得好,保证把别的菜挤掉。
自从熏酱菜上来之后,拌菜的销售明显下降,如果把“酱海螺”再转到凉菜,那么拌菜的销量还会继续下降,这样每个店的凉菜档口砍掉一个拌菜人员是完全可以的。
四个店砍掉四个人,节省一笔开支。把“酱海螺”交给老乔和老汪制作,给他俩再配一个人,能忙过来。如果这样,每个店凉菜卖钱额不会下降,人员还够用,“酱海螺”统一制作质量还能保证,是一件比较划算的事。
可以操作。
说干就干。
首先到新店和老乔、老汪说了这事,他俩儿二话没说答应下来。教他俩儿制作一次“酱海螺”,他俩儿学会之后开始进行批量制作,给各个店面配送。配送一周形成流程之后每个店的凉菜砍掉一个拌菜人员,一点也没耽误工作,证明这次改革是成功的。
四家店顶数老店凉菜人员少,四个人,开始的时候李明娟怕砍掉一个剩仨人忙不过来,事实证明不但忙过来了,显得比以前还轻松。
拿一个大桌点十六道菜来说,凉菜顶多点六道,这还得说是为了省钱,其实大部分都是四个凉菜配十二个热菜。按六个凉菜计算,大部分都是一个熏味拼盘(猪蹄子、鸡爪子、鸡头、脊骨拼成一盘),一个罗汉肚,一个猪头焖子,一个叉烧肉,一个酱海螺,再拌一个菜完事。熏酱菜和海螺都是配送过来现成的,切一切装盘就可以上,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要刀工过关就可以,既节省时间又节省人力,上菜速度还快,质量还能得到保证。
最大的好处是节省了人力成本。
在这方面尝到了甜头,于是对四家店的凉菜进行整体调整。
把四个厨师长召集在一起开会研究,明确凉菜的打法。以熏酱菜为主,配上小拌菜,别的五花八门的菜砍掉,集中力量做这两样,打出青花阁的特色。
对于我的提议李双良提出自己的意见。
“谭师傅,新店大,我认为可以保留几道有档次的凉菜。”他说。
我想了一下说:“新店是挺有档次的,但毕竟是饺子馆,咱们还是以接地气为主。”
“谭师傅,你是不是还要往下砍人?”郝广生问。
我笑了说:“不砍了,我的意思是往下砍拌菜,把一些卖的不好的菜砍掉,集中力量做几样好的。”然后继续道:“跟兄弟们说,菜谱越薄利润越高,咱们没必要整那些菜,客人点凉菜也就是那几道,咱们把客人喜欢吃的那几道菜整好了做精了就行,别整太多了,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