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初始班底和1台大戏

作者:红牛加汽水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了解的,但是这些纸上写得东西怎么看也觉得不搭边啊。

这哪是写代码,这是在创造世界吧?

姥姥翻找了一会儿,终于找到了薛墨所说的教程。

【物质创造基础教程(完善中)】

姥姥翻开了第一页:第一章:如何程序化给物质赋予基本属性……

等灯的时候,薛墨回想起来这一周的的进展。

第一个比较可喜的成果就是他证明了预装自启动脑程序的可行性。

他按照之前设定水滴的程序打了个包,然后放在了大脑的空白区域,然后暗示自己在每次做梦时都要启动这边的程序。

当天梦中,薛墨成功得到了一滴水。

既然被证实为可行,薛墨所需要做的工作就十分明确了。

这一周他都在编写各种物质的脑代码——他姑且这么称呼。

有不少物质都成功在梦里预装了。

而且他也发现,除了必须需要的物质反应外,其他的物品的要求就很低了。

比如说玻璃器皿,薛墨不用去设定什么硅化物之类的性质,只需要给它几个简单的属性,一、透明;二、不合其他所有物质反应,就可以了。

甚至他还可以设定一些更方便的属性,比如摔在地上不会碎,不会倒,薛墨第一次接触的时候还颇为兴奋。

毕竟不要去在乎实验器材的状态实在是省了不少心。

但最后他还是把这个属性取消了,他怕用的久了容易影响到现实里的实验,养成这种习惯并不好。

不过,虽然大体的方向定下了,但想要完成却还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而且还没法让别人来帮忙,只能自己一个人干了,所以最后能得到成品的日子不一定是什么时候了。

但有希望就比没希望强,最起码薛墨知道,只要坚持下去,一个属于自己的专属完美实验室就会出现了。

灯绿了,薛墨回过神。

一路上也堵得不行,薛墨本来还以为小城市的交通情况能好不少呢,结果也好不了多少。

现在条件好了,家家户户有车的都变多了,而小城市的交通状况还差了一些,导致最后的结果并不理想。

好在薛墨是提前出来的,到地方的时间刚刚好。

这次聚会薛墨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过来的都是对自己的想法有意愿的,薛墨也没剥削地太狠,每个同学都给了技术干股,让他们成为了团队的一份子,培养主人翁意识。

虽说薛墨学经济学一开始是为了炒股,但现在这是知识就不单单只对炒股有用处了。

这么点人,薛墨也不好意思叫什么公司,只能算是一个工作室,工作室的名字他也没有太独裁,征求了所有“股东”的意见。

但“股东们”知道薛墨是最大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