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准备,自是对答如流。
整个过程中,双方欢声笑语,气氛融洽,黄宗羲不禁放下心来,同时又有一丝小小的得意。
……
在得到皇帝的认可后,黄宗羲信心大增,决心加大步伐,主导全面改良。
这时黄宗羲离开皇宫,回到府邸,一大群公民党成员和商人,已经在府邸外等候。
黄宗羲看见门前停着马车,不禁有些不快。
“把他们打发走!”黄宗羲眉头紧锁,对迎上来的老仆吩咐一句,便往府内走。
老仆人闻语,便连忙拦住,看见黄宗羲回来,准备前来求见的各人,“诸位,不好意思,我们阁部刚回来,有些疲乏,今天不见客了!”
各人闻语觉得可惜,不过也没强求,纷纷留下拜帖和礼物,便离开了。
黄宗羲回到南京,休息了一夜,次日便开始到议政院办公。
此时在议政院内,陈子龙由于年龄原因,已经不太理事,其他议政在能力上又没人比得上他,让黄宗羲逐渐大权独揽。
现在的朝堂上,当年跟随高欢的老臣近两年来,像是商量好的一样接连离世,或者是到了退休的年龄,已经没有多少有威望有能力的老臣。
孙传庭在高欢远征沙俄时病逝于轮台,高名衡、丁启睿等人也都退居三线,只挂了个虚衔在家乡养老。
这些大臣离开了政治核心,朝廷的权力逐渐转移到黄宗羲、张煌言、张家玉、顾炎武、王夫之、夏完淳等后起之秀身上。
这也就是说,朝廷中能够压黄宗羲一头的老臣,其实已经不多了。
而对于那些离世,以及退休的老臣而言,他们在历朝以来,则算是比较幸运的。
皇帝高欢正值壮年,他们却先后衰老。
若是皇帝先衰老,他们却年富力强,那么说不定会有刘邦和朱元璋的故事。
因为老一辈的大臣,大多退下来,所以黄宗羲在朝中很快竖起了自己的威严,并开始进行了他的全面改良。
黄宗羲要进行改革,需要得到背后江南资产阶级的支持,为了能够实现抱负,他召集众多公民党以及大商人,到苏州公民党总部开会。
黄宗羲准备全面改良,这个过程中,肯定要让支持他的资产阶级,获得一定的利益,可是作为朝廷议政,公民党领袖,他也要吸取东林党的教训,要维持国家的强盛和稳定。
若是像以前一样乱搞,做得太过火,把朝廷整垮,对他们来说,也是没有好处的。
因此黄宗羲在全面进行改良前,需要做一些准备。
第一是要召集公民党背后的大商人,让他们吃相不能太难看,凡是过犹不及,要把握尺度。
第二是,改良的过程中,肯定有灰色的东西,他需要掌控督察院,以免被人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