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章阶层固化

作者:碧蕊白莲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买房仍旧是属于一个刚需,完完全全地就没有能力去炒房。

即便如此,也会让他们在几年后的房地产泡沫破灭的时候是来一个倾家荡产。1990年是

股市崩盘的一年。次年后,房地产市场也崩盘了。

在那个时候,还能不能保住工作,都还是两说。任何一家企业遇到这种情况,做出的惯例操作就是裁员或者降薪,以及两者一起上。

1991年后的

普通白领的工资性年收入,哪怕保住了工作,也至少被砍掉一半,而最常见的就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

一个

普通白领的年收入在这个时候有个三,四百万日元就属于常态化了。若是企业好些的,也无非就四五百万日元的样子。

对于个人而言,最大问题和危机都来了。一个普通白领在7年前以5000万日元价格,分三十五年买下的房子在这一个时候,估计也就值个2,3千万日元,被腰斩一半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本人的年收入也从过去的上千万日元下降到了恐怕连五百万日元都不到的水平,而每月还款也不会因此减少。

即便把房子卖掉,也还不够偿还银行的贷款。这继续维持每月的房贷,同样是无力为继。最后,就只有破产。

自此之后,露宿街头,走上自杀道路的

人实在是太多了。他们一些在这之前,也没有花天酒地和纸醉金迷。

老老实实和本本分分过日子的他们,完完全全地没有想到个人会有这么一个惨绝人寰的下场。

对于普通人而言,谁说买房是抵御通货膨胀的最佳办法之一?瞎几把乱说的。加了杠杆的买房,都是有着潜在的风险存在,毕竟也是属于一项风险投资。

杠杆加得越大,风险就相应的更大。一般人误以为加杠杆一倍,那就意味着风险只是对等的增加一倍。

事实上,根本就不是这么说的。杠杆每加大一倍,对应的不可控的风险就会随着变得更大。这还只是在房地产市场,还不是在变化诡谲的金融市场上面。

在正常的情况下,每月收入和当地房价每平方米的价格差不多,才是买房的一个最佳选择。可是,现实又逼迫一般人普遍不会做出如此理智的购房行为。

就算在

目前房地产市场价格相对要低的情况下贷款购房,也是一件相当冒险的投资行为。

除非在窗口期,也就是在1989年12月之前把升值了有六倍的房子变现卖掉后,再等到1991年房地产泡沫破灭了,再去买回来,那才能够真正的赚到钱。

随随便便地毛算一下,5000万日元的房子,变成3亿日元。还掉银行4500万日元贷款里面的4000万日元,毕竟在这几年内只多不少的能够还掉500万日元。

这净赚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