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准备考博

作者:武姿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协会驻海东办事处的办公地点,设在邹东明介绍的这家酒店里。

海东新区作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总部经济高地,汇聚了数百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这种国内其他大多数城市很难拥有的资源,是中国upc协会一直渴望利用的。

那次见面后不久,张智很快就收到了海东市upc协会专家委员会的聘书,海东协会也成为中国upc协会的专业分会,邹东明因此被补选为中国upc工业协会副理事长。

在邹东明的帮助下,中国upc协会与多家跨过公司在海东的地区总部逐步建立起业务联系,协会的发展平台得以进一步拓展。张智的秘书长身价,自然是有增无减。

一天,邹东明代表海东新区,邀请张智参加区里的一个项目论证会。论证会正式开始前,主持人向会议介绍与会专家。

听主持人一一详细介绍完情况,张智发现,参会的七名专家除自己外,其余六名专家的头衔都带有“博士”二字。

这让张智的自信心、自尊心都颇受打击,心里在几年前开始滋生的那种危机感,又开始强烈敲击他的心门。

他在专家席上开始有些坐立不安,心里突然想起自己的妹妹张婧。

说到一诺的小姑张婧,真是个有骨气的女孩子。

当年的高考成绩不理想,张婧只好在家门口上了银城师范专科学校,也就是张智的那个大学同学甄福喜去南京前工作的那个地方。受父亲和哥哥的影响,张婧选择的也是化学专业。

毕业后,银城教育学院到学校招收毕业生,张婧就此参加了工作,成了银城教育学院化学实验室的一名实验课老师。女孩子嘛,这个结果应该算是比较理想的。可是,张智和父亲却总觉得有缺憾。

张婧的大学考的不理想,父亲曾说那是因为女孩子的智力不行。

为此,张智对朱墨也说过:“这个张婧太不争气,硬是连银城都考不出来。”

朱墨说:“女孩子这样多好呀,有了学历,又在家门口工作,单位也不错,还想咋样。”

“跟你咋就这么没有共同语言呢。你眼里,就只有你头顶上这片天。真是鼠目寸光。”

“哼,我倒要看看你这个胸怀大志,不是鼠目寸光的人将来会怎么样。”

哥哥和父亲说的这些话,张婧都知道,就在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劲,想要证明自己。

参加工作的第二年,银城教育学院和银城师专合并,变成了银城师范学院。工作量有所减轻,张婧就利用业余时间埋头学习,一战便考上了北京一所重点大学的委培硕士研究生。

三年后,张婧顺利拿到了硕士学位。紧接着,在哥哥和父亲的鼓励下,又一鼓作气,开始攻读博士学位。

张智替妹妹感到高兴。他建议张婧拿到学位后离开银城师范学院,离开银城,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后话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