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考博路上

作者:武姿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样的学生参加研究生班的学习,都主动放低录取标准。可是,想想那些人天天公务缠身,哪有时间参加学习。”儿子说。

父子俩说到这里,一直躺在床上听着的母亲忍不住插话道:“智子,咱要去,就是去学知识的,可不能弄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你不虚头巴脑,有人虚头巴脑,最后,你还得让这些虚头巴脑的人领导着。”父亲说。

该商量的都已经商量了。年底,张智就参加了海东理工大学的委托培养博士研究生单独招生考试,报考了田东晟教授的博士研究生。

然而,成绩出来后,张智的英语分数没有达到最低录取分数线。

“硕士毕业四五年了,好多东西都是又重新拾起来的,平时工作太忙了,所以,这次英语差了两分。”张智到学校找到田教授,话里的意思是希望教授能通融一下。

张智是海东理工大学毕业的学生,又有着十几年的国家部属科研单位的工作经历,参加过“五”“九五”和国家“63计划”的项目研制,取得过相当分量的科研成果,就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的考试而言,作为导师,他认为张智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而且,张智又是中国upc工业协会的秘书长,这样的身份来学校读博士,学校当然是愿意接收的。

不过,田教授不打算放松自己的录取标准。他像是开玩笑地对张智说:“我可是一个多次被学生指责为思想不够解放的人啊。”

田教授对张智来访的目的很清楚,但他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在学术上去打折扣,甚至弄虚作假。

“现在,在职读博士成了社会上趋之若鹜的事情,特别是高校里的人文学科,你看看有些‘博士班’,可以说是门庭若市,有些学校甚至面临着巨大的招生压力。当然,你和他们这种情况不一样,但是我如果松一松,咱们不也就沦落到那种地步了。所以,我更要严格录取标准。”田教授语重心长地对张智说。

张智在读本科的时候就选过田教授的课。十几年过去了,现在,田教授是被学校返聘继续担任博士生导师的。张智这次之所以选择报考田教授的博士研究生,也是冲着田教授的学术水平来的。

这一点,田教授心里是知道的。但田教授不想让自己和学生之间,成为社会上认为的那种利益交换的关系。

“学校办学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特别是掌握科研经费、项目、计划指标的部门,可以说,都是学校办学的衣食父母。但是,大学就是大学,它不是只发文凭,它是要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在国外,拿个博士学位多难呀,可是在咱们这里……”

张智不好意思地说:“这次我的英语成绩离分数线就差两分,要是今年录取不了,就得再等一年。说实话,边工作边复习,实在是太难了。”

“委培招生单独考试,本身就是学校自己划定分数线,英语线比国家统招分数线要低,所以,如果再突破的话,标准就太低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