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的科技事业毕生奉献的那些充满爱国情怀的科学大家,他激情满怀地期待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这种豪情,在张智的心里,绝不是一种虚无的存在。
正是这种豪情,让他从大学毕业走上科研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就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加之每每想起站在母亲家乡杨氏庄园前油然而生的那份家族使命感,张智就有了无穷的动力……
然而,理想的实现,都是在现实生活中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时间和空间的转换,总是会在一个人的定力上做文章。一个人的定力如何,时间和空间时时都在考验着你。你的定力不够,你的眼睛,就只会盯在当下,你的理想就会在当下的情境中,被放置在了退而求其次的地方。
张智的定力,正在经受着考验。
现在,人在海东的张智经常会和苟夏青见面。
读了博士,张智在苟夏青眼里的那种光环,并没有变得更加耀眼。因为在苟夏青看来,张智读不读博士,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只不过,正在读博士的张智人在海东,对自己的帮助就是一件非常便利的事情。
但两人的见面对张智而言,总是那么的舒畅,他仿佛要把他和苟夏青曾经应该有的生活,统统都重新来过。不惑之年的张智,靠着这份充满青春纯真的姑且称之为爱情的情感,在海东过着一边是压力,一边是甜蜜的读博生活。
每次见面,他们几乎都选在正常的工作日。因为苟夏青还有孩子,周末休息时,她不可能丢下孩子不管。
平时,苟夏青上班,孩子都是颜永军在家带着,但颜永军每天有股市上的事情要做,多数时候,都是姐姐颜继芳把孩子接走帮他们照顾着,但姐姐工作的厂子里,虽然已经到了发不下工资的地步,但也必须三天两头地往厂里跑。所以,颜永军和苟夏青就在自己家的楼上找了个退休的阿姨,不定时地把孩子送过去让阿姨帮忙临时带着。
颜永军照例是过一段时间就会离开海东,到一些上市公司去实地看一看,有时候是他自己去,有时候是跟着证券公司组织的队伍一起去。这样,碰到周末苟夏青一个人在家带孩子实在无聊的时候,她就会联系张智,两人便带着孩子到游乐场、到电影院、到科技馆去玩,俨然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
苟夏青特别喜欢吃海鲜。这天,张智陪着苟夏青带着孩子到了他们经常光顾的那家海鲜店。张智和孩子坐在卡座的一边,苟夏青坐在另一边。菜上齐后,张智自己顾不上吃一口,忙着给苟夏青夹过去一只大虾,然后又拿过一只,给坐在自己身边的孩子剥虾,眼睛还不时地盯着苟夏青纤细的手指剥虾的动作,心里感慨道:“生活就应该这样精细有品位。”
张智心里感慨的还不止于此。
他特别喜欢苟夏青的儿子,可眼前这个可爱的小家伙又会引发他无限的失落。
想想自己在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