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例子。
“去年,有关部门举办了一个培训班,培训班的名字叫做,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处理研讨班,这个培训班,其实就是培训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特殊情况下如何面对媒体、面对记者,如何在危机处理时,与媒体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
朱墨和其他几个记者都认真地听。
“培训班上,有的专家列举了美国纽约市的市长如何针对9·11事件发生后发表电视讲话的例子,还有的专家,列举了对突发事件的新闻处理的经验和教训。”
记者们觉得牛副市长的一番话,一定是事先做了不少功课,听不到一点套话空话,这让记者们觉得,今后对科技战线的报道,要求一定会越来越高。
“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新闻没有国界,国内突发的重大自然灾害、刑事案件、公共安全事件等,会通过各种渠道迅速传播,成为舆论焦点,此时,新闻处理必须高效。”
牛副市长讲这段话的那种干练的神态,让记者们一个个赶紧从沙发上坐直了身子。
“否则,如果掌握真相的我们不能把舆论的主动权抢在手里,那么,人们就会道听途说,然后以讹传讹,就会进行推测想象,给我们的后续工作造成被动。”
她继续举例:“你们可能都有印象,前几年,市场上发生过抢购食盐的现象。”
“是的是的,好像有两次呢。”一个记者赶紧点头应和说。
“据说,当时有个省,在八个小时内,发往手机上的有关抢购食盐的短信有九万多条,经过抽样调查,这些消息近一半都是亲朋好友间相互收发的。这些消息都是在政府部门的正式消息发布之前传播开的,引发了许多市民开始抢购食盐。但是,当时市场上的食盐供应量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是啊,当时我也买了。”
“我听说消息后,到超市一看,好家伙,买盐的排长队。”
几个记者议论起来。
“所以,这件事就说明,一些事情,你不说,别人就说;你明天说,别人就今天抢先说。实践证明,我们的新闻报道如果做到了及时准确、主动引导,就能赢得好的社会效果。我们的工作透明度越高,就越有利于各种问题的解决。”
她最后对记者们说:“你们的工作,是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一个桥梁,希望各位记者能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你们的专业能力,做好西城市科技领域的宣传报道工作,为西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那天,几个记者从市政府五科对面的会议室出来,边顺着楼梯往楼下走,边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
“我怎么感觉有点跟不上节奏了。”
“是啊,我也有感觉,这个新领导的工作要求可是全新的。”
“我觉得,乍一听上去,新领导好像没有给咱们提出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