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经济学家

作者:武姿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和行业,同样存在大量的下岗问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企业融入的新知识、新经济会越来越多,知识经济是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的,到了一定阶段,劳动密集型必定要向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因此,下岗问题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所以,下岗问题其实也是一种人才的合理流动问题。”

“下岗人员也是人才,那不是太浪费了。”尚副局长忍不住开了句玩笑。

“人才的概念本来就是广义的嘛。”靳先生接着说道,“这种人才流动应该流向哪里呢,应该流向第三产业,流向诸如家政服务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朱墨在采访本上飞快地记录着。

“我听到过一个很形象的说法,说是仅从wto这三个字母的笔画来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其实就是一个从繁到简的过程。对这种说法,您怎么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几年来,对西城市众多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影响,今后还将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朱墨问道。

“我们都知道,世界贸易组织有经济联合国之称。联合国是什么,联合国就是致力于促进各国的合作,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相当积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入了世贸组织,对成员国之间解决各种经济贸易争端而言,的确是化繁为简。”

“加入wto,对国内的影响将是多层面的、长期的,它会在一定时间内产生阵痛,但长远的积极意义,是我们所需要的。西城虽然属于传统的重工业城市,但多数企业属于机械加工制造业,都不是无可救治的夕阳产业,都有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希望,只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运行,完全可以应对加入wto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和挑战。”

“西城的工业企业当务之急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朱墨继续提问。

“我们当然不能被动迎战。西城的几大国有企业是很厉害的,在各自的生产经营领域,这些企业的地位在国内甚至在国际市场都是无法撼动的。现在的关键是,要加快对生产设备的技术更新改造,尽快适应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这样才能适应市场,”靳先生说。

“您经常上网,一定看到过驻西城的一些部属科研单位逐步向大城市流动的一些报道。”朱墨问。

“嗯,这种情况,网上炒的挺厉害的。”靳先生说。

谈到这个问题,靳先生对人才问题的思考颇具独到之处。

他说:“依照西城的历史地位和现有的科技布局,我听有关方面介绍,西城市目前仅仅拥有五六位院士,这个比例和西城市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西城从各方面都不能只跟自己所处的h省内的其他城市去比,西城要把自己的发展定位确定在全国范围内更高的层面上。”

“你们西城市这几年已经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