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一个小时。
听到列车到站的预报,一诺捧着鲜花和其他同学一道,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出站口准备迎接美国学生,家长们一个个也都跟在孩子们的身后。
接站的每个同学事先都已经从学校发的照片上记住了自己要接待的美国学生的模样,所以,孩子们一个个睁大了眼睛,盯着每一个从出站口走出的人。
保露是一个栗色皮肤身材娇小的姑娘,在出站的人流中,一诺一眼就认出了拖着一个大大的行李箱的保露。
“妈妈你看,保露是五个美国女生中最不像美国人的一个,我喜欢保露。”
一诺小声对妈妈说完这句话,然后快步迎上前去,一边大方地用英语说着“欢迎来到西城”,一边把手里的鲜花送给保露,然后把自己和妈妈介绍给这位美国学生。
其他同学也都热情地走过去,各自准确地认出了自己要接待的客人。
学校的领队老师看着到来的十二个美国学生,已经都被各自的接待家庭领到了身边,便对大家说道:“大家现在就可以直接领着自己家庭接待的学生回家了。”
保露的那个大大的行李箱,是司机帮着搬上后备箱的。
从车站往家回的路上,一诺和保露坐在车的后排座位上。刚开始,两个孩子的交流还算顺畅,但时间不长,朱墨就感觉到一诺已经在搜肠刮肚,寻找着自己能够用英语交谈的话题,想尽量多跟保露进行交流。
朱墨坐在副驾驶的座位上,想着要是此时张智在场,那该有多好。
保露来到家里的第一次晚餐,朱墨准备的主食是饺子,然后还准备了六个荤素搭配的凉菜。吃饭的时候,朱墨把每样食品和蔬菜一一介绍给保露,一诺就把妈妈的话翻译给保露听,保露也一个菜名一个菜名地学着说中国话。
可是,一诺的英语词汇量显然是不够用的,结果,一诺只顾着在那儿想单词找话说了,几乎没吃上几口饭。
不过,保露是个既文静却又健谈的姑娘,又比一诺大好几岁,一顿饭吃下来,场面倒是一直没有冷场的时候。
吃过晚饭,朱墨让一诺把购买的礼物送给保露,保露也拿出了自己带来的礼物。
保露带给一诺的礼物,有非常着名的波多黎各咖啡,有介绍美国各地风光的画册,还有一面波多黎各的区旗。
这下,说话聊天的话题就更多了,两个姑娘也已经没有了刚见面时的那种拘谨。
一诺问保露,什么样的学生才会获得美国总统奖,保露就详细介绍了她获得美国总统奖的经过。一诺也把西城这个城市和西城第二外国语学校的情况介绍给保露。可是,因为好多单词不熟悉,一诺介绍的就很简单。
“一诺,你告诉保露,说你爸爸正在海东学习,没有办法回到西城和保露见面,如果爸爸在家的话,一定会介绍更多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