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放出现了问题,因为有一个月,她拿到手里的工资单,实际发放金额竟然显示的是负数。朱墨到财务科去问,财务科的答复是,她的工资全部扣完也不够当月的贷款还款,所以,财务科就相当于预付了朱墨下个月的工资。
工资条竟然是个负数。为了买这套房,朱墨感觉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太大了。
所以,朱墨这时几乎是气愤地说:“那个大讲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买房和租房段子的人,肯定就是个干房地产的,就是为了煽动所有的人都去买房子,编出了这种故事来推波助澜。”
石俊涛接着朱墨的话说:“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故事,说到底还是个段子。现在,多数人手里确实有钱也是事实,再加上许多老房子条件又不好,你看咱报社的那些破平房,不也是刚拆没几年嘛。”
“对对对,中国人传统观念还是先安居再乐业,在这种大环境下,即使没有美国老太太贷款买房的故事,肯定也会有人编出别的故事,反正,就是要想办法让你相信贷款买房的正确性。”
“所以,我觉得,编这个故事的人有责任,传播这个故事的人也有责任。哈哈哈,都是良心大大地坏。”
“现在越来越开放,国外发生了什么事很快就会传到国内,但就是国外贷款买房的事在中国普及的最快。有些人就是相信什么都是国外的好,能模仿的很快就模仿得像模像样的。其实,有多少人能有机会到国外去看看。就是那些能够出国的人,也未必能看到人家真实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
朱墨说:“说到底,有钱怎么都行,没钱怎么都不行。唉——”
朱墨现在几乎天天唉声叹气。
那天到银行问清情况后,她把自己还剩下的一点存款缴了滞纳金,又把欠缴的两个月贷款还上后,真的差不多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办理贷款的时候,本来朱墨和张智两个人已经说好,每月两人各自拿出五百元用于每月的还款,张智到海东读博士前,朱墨每月会张嘴向张智要这五百元,可是张智到了海东以后,朱墨想着海东生活成本高,就不再提张智那五百元,而张智自己也从不主动说这个事,所以,每月还贷款,现在就成了朱墨一个人的事。
朱墨每个月的工资两千元左右,又要还贷款,又要负担自己和孩子的生活费,还有孩子的各种学习费用,时不时地,她还要给张智买件衣服寄到海东,这样一来,每个月真是把朱墨难的龇牙咧嘴的。
从那以后,朱墨就时常想着,要是没有买这套房子就好了。
可是,房子已经买了,款也贷了,再想也没用了。于是,她就又开导自己,就自己给自己打气:咬牙坚持坚持,不就是三年时间嘛,三年后张智博士毕业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这样一想,朱墨对未来的生活就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