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讲话篇幅很长。
他首先对“八荣八耻”进行详细的阐释。
“荣辱观念,古已有之。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历来十分重视荣辱观念,‘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等等,这些格言警句,都说明古代的哲人志士将荣辱放在了与人格一样重要的地位。这是我们民族珍贵的思想财富,对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接下来,林院长继续说道:“今天,会场上在座的有不少人都到过国外,那么,我们可以做一个比较:现在,我们中的很多人,物质生活条件一点不比国外大多数中产阶层的生活条件差,我们生活中使用的彩电、冰箱、空调,拥有量几乎是世界第一。但是,在这种越来越现代化的生活条件下,我们许多人却越来越感受不到快乐。”
林院长的话得到大家的点头认可。
“我想,不快乐的原因不外乎有两方面:一个是人文环境造成的,一个是自然环境带来的。自然环境很好理解,我重点说一说人文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人文环境没有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而改善。什么是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就是我们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说到底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民族灵魂。”
林院长讲到这里,会议工作人员已经给他的茶杯里加了三次水。
他停下来端起杯子喝了口水,然后从座位上站起来,侧过身去,伸出右手手臂,将手掌对着后面的幕布,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把幕布上的内容逐字诵读了一遍,然后重新在座位上坐好后接着讲话。
“我们的天空为什么不蓝,我们人与人之间为什么缺少互助精神,我们呈现给别人的笑脸为什么太少,我们人与人之间为什么缺少相互信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真对照一下‘八荣八耻’的具体内容,看看我们每个人在人文环境方面,自己所扮演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接着,林院长带大家回顾了科学家钱学森无私奉献、淡泊名利,把国家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感人事迹。
“中华民族的荣辱观和价值观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一个人的生命只有几十年,‘八荣八耻’为我们提供了日常道德生活中明辨是非的基本行动指南,遵循这一指南,我们就有了更加一致的价值判断,就有了更加一致的荣辱共识。”林院长最后说。
林院长的嗓音澄澈洪亮,讲话激情昂扬,颇具感召力。有一年曙光院举办职工文艺演出,也是在这个台子上,院工会的那个主持人把压轴节目给了林院长的独唱。林院长那天兴味盎然,把那首《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演绎得让不少人想起了这首歌的原唱——那位着名的男高音歌唱家。演出被推向了高潮,台下的观众鼓掌、欢呼、叫好,台上等待表演最后一个节目《欢庆锣鼓》的演员们将锣鼓敲响,催促林院长返场,气氛好不热烈。
此刻,大家沉浸在林院长讲话的氛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