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雄心马涛

作者:武姿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马涛骨子里就是个爱折腾的人。

当初,林院长让马涛从曙光院一部主任的位置上,到海东去负责创办勤凯公司,就是看中了马涛的爱折腾。

可是,眼看着勤凯公司在海东的发展已经步入了一个良性的轨道,林院长却为什么又改变主意,想让马涛把勤凯公司撤回西城呢?

林院长的想法,当然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

就在三月份,林院长参加了有关机构在海东举办的亚太区科技产业峰会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论坛。论坛上,与会的美国tt工业公司亚太区总监艾保罗在发言时,连说了两遍:“海东的成本太贵了,太贵了。”

这句感慨,一下子触动了林院长。

这位美国公司的地区总监说:“我现在的工作地点已经从海东转移到了无锡,虽然现在tt公司在海东仍有两个制造基地,但是已经把新的生产基地选在了无锡。中国的二三线城市,将成为tt公司建立生产制造基地最好的选择。并且,公司已开始考虑到越南、泰国、印度等国家,寻找零部件供应商。”

艾保罗的发言引发了与会代表的共鸣。

“在中国建厂的成本已经不那么廉价了。”

“中国的二三线城市,现在成为多数跨国公司的投资新宠,”

“各地政府都在积极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一线城市的生产制造业发展优势正在因产业的转移,而被迫削弱。”

论坛上,一家国际知名的权威机构还发布白皮书《中国工业区域发展前沿》。白皮书中阐述了以下观点——

在综合工业类中,尽管成本较高,北京等一线城市仍具有吸引力,但紧随其后的一些已成气候的热点城市,正在成为综合类工业企业的最新选择。

在研发类工业中,研发的最佳地点,既包括国内的一线城市,也包括海外投资水平较高的新兴城市,以及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城市。

在低成本制造类工业中,低价值、大批量制造业务的理想地点,是提供较低成本的城市,包括那些在境外不太知名的城市。

这些观点,也印证了参加论坛的中外人士的一致看法。

显而易见,中国即将迎来一次产业的大转移。一些二三线城市已成为工业投资亮点,目前对跨国公司最具吸引力的,已经不仅仅是那几个传统的一线城市。

“在工业产业发展中,对于承接产业转移来说,西城处于一种什么地位呢?”

林院长参加论坛从海东回到西城后,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并且在私下和班子里的成员多次交换过意见。

影响工业选址的关键因素可归为经济、劳动力、基础设施、房地产、政府服务及业务环境等方面。就西城在全国城市中的地位,以及西城的工业发展规模和水平而言,西城显然属于成本支出更加合理的城市,而且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