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雄心马涛

作者:武姿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度已经非常明确。

马涛觉得自己的坚持有点不切实际了。不过,这段时间他已经孕育出了新的想法——他既要按照林院长的指示,把公司转回西城,但他也不打算放弃他已经开垦出的那一片沃土。

马涛孕育出的新想法,源于他对一件事越来越感兴趣。

这件事是他和邹东明在饭桌上聊天时谈到的。

那是在春节后海东一家公司成功在a股上市的答谢宴上。马涛和邹东明应邀参加,两人坐在了同一张桌上。

他们聊天的话题,自然离不开举办答谢宴的这家金融股上市公司。

“现在正是他们这类公司风头正劲的时候。”邹东明说。

“现在最活跃的就是金融股和能源股,前几年产生的比尔·盖茨效应要成过去时了。”马涛说话的眼神透着许多想法,“在福布斯最新的全球2000强上市公司中,中国的公司有一百三十多家,比去年增加了二十多家,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今后,在全球经济格局中,中国企业的角色会越来越重要。”

“但是,国内的上市公司与国外那些大的上市公司相比,差距还太大。最近,我参加了一个政府部门举办的研讨会,有人在会上就谈到,近年,中国和印度的出口势头强劲,但是,那些将总部设在中国或者印度的上市公司的总收入,在本国经济总量的占比,相当弱小。”

邹东明说话,既有企业家的务实,也有常年与政府部门有着更多交集而引发的宏观思维。

“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能够反映出当前社会财富分配的新趋势。”马涛说。

“从二十年前到今天全球的经济发展,它的动力是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所以,才出现了微软、英特尔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和人物登上了社会财富的顶端。但是,按照经济学的规律,任何技术产生的边际效益都是不断递减的,因而,风靡世界的硅谷效应,早晚都会成为过去时。”邹东明接着说。

“下一轮的技术变革不知道会从那个行业兴起。但金融危机后,许多国家都已经认识到,一个国家要想保持长久的经济竞争力,必须做强实体经济。”马涛带着思索的话里透出一种勃勃雄心。

“像我们勤凯这个小公司,在这几年的发展中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现在,是发达国家在产生高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而不发达国家只能为发达国家进行配套搞装配、搞加工,只能生产初级产品。结果,反过来,发达国家又用低价来购买初级产品,然后再用高价推销自己的产品。你想想,我们的发展能快吗?”

“说到这儿,我告诉你,已经有人预测,一场新的金融危机随时有可能发生。”邹东明政府经济发展顾问的身份,让他能够了解到许多别人无从了解的信息。

马涛自信地说道:“未来经济发展中的商业竞争甚至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能够成为主战场的地方,除了眼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