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学术江湖

作者:武姿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田教授的夫人李青也在海东理工大学任教,是文学院的一名教授,已经退休在家。张智在教师节那天上午带着礼物去看田教授的时候,李教授外出买菜,家里只有田教授一人。

吃过午饭,田教授坐在沙发上看报纸,李教授慢慢地整理客厅里的东西。

“这是哪里来的?”

李教授看到沙发旁边放着两个装潢讲究的袋子,一个袋子里装着两瓶茅台酒,一个袋子里是两罐铁观音。

“那个委培博士生来了,你见过的,就是upc协会的那个秘书长。”

“哦,那个孩子挺稳重的。他的课题怎么样了。”

“开题基本定下来了。”

“他们这种委培博士也挺不容易。不过,不用考虑拿到学位后往哪里去,直接回原单位就可以了。”

“今天来,又请假说是要外出考察,公务繁忙啊。”

“这种情况,我们学院里更多。你去躺会儿吧,下午不是还要参加座谈会吗。”李教授催促田教授到卧室休息。

李教授说的座谈会,是海东理工大学庆祝教师节的系列活动之一。

下午三点,座谈会在校本部行政大楼会议室举行。教师代表,各院系和部门负责人,民主党派负责人,工会、教代会代表和学生代表近百人参加。

在谈到关心青年教师成长的话题时,青年教师代表接连发言。

“现在,发一篇sci论文最低成本是两千元,发国外期刊和会议还要支付外汇。对很多顶级国际学术会议来说,论文版面费交一百多美金已经算便宜的了。很多国际会议还要求作者必须到会才能收录你的学术成果,这又是一大笔费用。”

“而且,如果向国外期刊投稿,评审周期长,要求成果水平更高。我们这些青年教师不敢向国外期刊投稿,原因就在于,一旦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发表论文,不能通过考评,立刻就会面临生存危机,所以,大家只好选择水平较低、审稿周期短的学术会议投稿。可是,长期这样下去,肯定就会逐步丧失与国际一流学者交流协作的机会。”

“很多青年教师没有独立的科研环境,被挂靠在专业相关的实验室和科研团队中,这样虽然解决了科研环境问题,却忽视了青年教师的个人成长意愿。学术团队建设决不是把几张桌子凑在一起就行了,而应该是一种志同道合的协作和有的放矢的努力。”

一位刚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甚至开玩笑说:“学生考试不及格,同事来求情怎么办?申请科研项目,熟人要求挂名怎么办?说的形象一点,学术就像江湖,我们想进江湖,但江湖的大门在哪里呢?”

座谈会的气氛明显活跃起来。

校党高官发表看法。

“教学科研队伍是学校人才队伍的核心,也是办学的主体力量。学校会全心全意为教师们服务,希望大家继续埋头苦干,改革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