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的东西,促使许律师要对张智做出进一步的评价。
这种评价不能用好坏做标准,它只是改变了许律师多少年来,对知识分子的一种固有的看法。
总之,几次有限的接触下来,他看到,像张智这样行事的人不多。因为,作为一个男人,他的这个当事人太精于算计,算计别人还好说,但他那样精心算计自己的老婆和孩子,就有点让人难以接受了。
基于这样的事实,许律师联想到自己这个代理人当得也有点不地道。
想清楚了这些,许律师暗自打定主意,不再主动去费脑筋为张智出谋划策。其实,一步一步该怎么做,他也已经都告诉了张智,现在,他只想着,这个案子走到哪儿算哪儿,这个委托人让他做什么他做什么就是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许律师也不想让这个案子拖太久。
于是,他在电话里试探地问张智:“那,我再去找她谈谈?”
“我觉得是这样,许律师,你看咱们是不是现在就开始做起诉的准备,一边还可以找她谈,这样不耽误时间。”
许律师又何尝愿意耽误时间,但他不想让这个案子走上诉讼程序。
现在打离婚官司,他清楚得很,如果当事人双方较上劲,离婚案子拖个三年五年是常有的事。尽管法院也有审理期限的要求,但是,就是拖着,反正也有那句老话可以理解和原谅法院和法官的行为——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嘛。
因此,一旦进入诉讼程序,作为代理律师,就是再敷衍,也是既费时又费力,而代理费用却是不变的,一旦案子一直拖着没有结果,当事人就可以一直不停地随时麻烦代理人,那才划不来呢。
“还是再谈谈吧,如果能谈成,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是不是,张教授。”
许律师不知怎么突然对张智称起教授来。
张智可是个极其有主见的人,他听许律师这么说,也不好拒绝,只是坚持要许律师现在就开始做起诉的准备。
“那好,就按你说的来。”许律师只能顺着张智的话说。
“这样吧,干脆咱俩今天晚上再见一面,商量商量起诉状的细节,你看行不行。”张智提出新的建议。
“行吧。那你晚上把那份协议书还带上。”许律师还是准备走捷径,打算亲自找朱墨谈。
他们约在一家小餐馆里见面。
这家小餐馆在西城一条热闹的商业街上,远离朱墨上下班的地方。张智把与许律师见面的地方选在这里,是想着这里虽然人多,却反而不会引起人的注意,他要尽可能地小心,不能让朱墨发现他在为离婚做着各种准备,他要让朱墨措手不及。
两人在餐馆见面落座后,服务员拿着菜单过来。
张智客气地请许律师点菜。
许律师说:“你来吧,随便什么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