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心迹被窥

作者:武姿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补办结婚证的事也没有什么难办的。而且,今天吃饭,也不见朱墨和孩子一起来。

姜美丽有点想不明白了。

“是啊,虽然近几年很多高校每年都会从校外引进一些师资,但一半以上还都是从本校留下来的。”甄福喜接着说。

姜美丽这时又注意到,甄福喜说这话的时候,张智眼神里透出的那种沉思状,似乎又在印证着她刚才突然生出的那种猜测。

“我们学校的那些硕士,毕业论文题目都是导师确定的,实际上,他们很多人对导师定的题目兴趣并不大,但从读研开始,导师就确定了他们的研究方向。可是,导师有导师的想法,我们有我们的想法。”小微又说。

甄福喜和张智不露声色地对望了一下,那意思是,这样看问题,到底还是年轻啊。

“还有,我们旁边的那个师范大学,他们有一个学院的十二个讲师,其中十一个都在本校学习过,而且有五个讲师是本科、硕士、博士一条龙读下来的,就在这一个学校里。真是不可思议。”小微继续说。

“也是。你像我们学校,五六十年代的本校本科毕业生,现在都是名家泰斗,七十年代的工农兵大学生留校也都熬成了知名博导,我们那一届前后的毕业生,留在学校里的,现在是权术和学术挥洒自如,再往后,九十年代的毕业生通过读研继续留校,现在也已经成了中坚力量。要我说,这种优势的基因就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上近亲繁殖,绝对不会一加一大于二,繁殖的结果,只能变成怪物。”

不知不觉间,姜美丽用自己就读的大学,验证了外甥女小微的观点。

姜美丽的老公也赶紧附和道:“大学里嘛,也应该是,人要来自五湖四海,派要出于三教九流,这样才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张智和甄福喜被姜美丽这一家人的话给说愣住了。

尽管在这个房间里,他们两人比谁都清楚,最近十几年来,在国内的大学里,师资严重的近亲繁殖,已经是导致大学的学术性、创新性、创造性低下,学术研究、学术创新缺乏重大成果的重要原因。

但是现在,一个大三的学生都已经朦朦胧胧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这让甄福喜这个大学教授和张智这个正在努力成为大学教授的人,心里多多少少感到有些不舒服。

因为姜美丽尽全力帮了自己的忙,所以,张智发自内心地,很想为姜美丽的这个外甥女提供一个他认为的最好的参考意见。

他说:“咱们可以分析一下。在国内现有高校的将近一百万名专任教师中,尚未获得研究生学历的超过三分之二,仅有不到8%的人拥有博士学位。也就是说,全国的高校教师中,只有七万多名博士。假如未来一个时期,国内高校每年毕业博士生五万名以上,即便全部留校任教,也需要十五年以上的时间,才可能使高校教师学历达到博士化。”

听到张智的这段分析,姜美丽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