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红顶商人

作者:武姿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一个已经破产的企业,竟然成为当地的纳税五百强。简直是不可思议。”邹东明摇着头说。

“还有这事?”张智满脸疑问。

“这是一家水泥厂,几年前突然宣布破产,可是几年过去了,这个水泥厂不仅没有按照法律程序对破产后的资产进行清算和处置,反而以年缴纳地税一千多万元的经营业绩,成为去年当地的纳税五百强。”

“一个正在进行破产清算的企业?不会是借机逃债吧?”张智大胆地推断。

“你还真说对了。他们这一通破产逃债运作下来,最终造成的是国有资产流失。”邹东明说。

“这里面最关键的问题是,这个厂是国有企业,这个厂长不仅一直担任着企业的法人代表,同时还是这个企业所在县的副县长。厉害吧,这样的人来做企业,就是大家常说的红顶商人。”邹东明表情很复杂地接着说。

“那他掌握的资源就太多了。”张智说话的表情看上去若有所思。

“当初,这个厂是以严重亏损、无力清偿到期债务,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还债的,而当地法院也是以资不抵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依照企业破产法,宣告这个厂破产还债。后来,还是这个厂的债权人发现了这个破产企业竟然一边破产清算、一边红火经营这样的怪事。”

张智对邹东明谈的这件事很感兴趣。

邹东明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四下看了看,有些神秘地接着说:“就是你刚才一眼看透的那样,这个水泥厂宣告进入破产程序,并非是因为企业严重亏损。真正的原因是想借破产清算之名,中止债权人对其进行的债务追索,从而达到逃废一个多亿的金融债务和利息的目的。”

“张智,一般的人都认为,这件事能运作到这个份上,已经够让人佩服了吧。”邹东明显然还有更大的包袱等着向外抖落。

“当然,这一手是大手笔,一般人玩不来。”张智肯定地表示。

“还有更厉害的。”

邹东明呷了一口茶,又说道:“前几个月,这个水泥厂的破产清算小组在未经债权人会议研究的情况下,将水泥厂价值近亿元的固定资产,还有生产许可证和企业的商标,全部租赁给了这个厂长和厂里其他十一个高管违法成立的新公司。据说,这个新公司注册资本是两百多万元,但实际出资只有五十多万元。你算算吧,这样一折腾,国有资产流失了多少。”

“我的天,一般人可不敢这么干。”张智看着邹东明啧啧的样子,也吃惊地说。

“是啊,所以说,红顶商人才厉害。”

邹东明说出的“红顶商人”这四个字,让张智的心为之一动。

他关心地问:“那现在什么情况?”

“这个事到现在还没个定论呢。有人听这个厂内部的人讲,这个水泥厂的产品质量和市场销路其实都蛮不错的,就是贷款负担太重,每年光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