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已经有银镜和玻璃制品在销售了。”
张石川一皱眉,自己一直在琉球,为什么日本有了镜子和玻璃?是王钧那边有了什么动作?还是玻璃和银镜的配方泄露了?玻璃配方还好说,银镜的制法还是在保密中啊……
“另外,果然如爷预计的一样,您的作坊制的烧酒很受那些倭人的欢迎,用您的法子让他们免费试喝了一些之后马上被抢购一空了,而且有人跟小人下订单,说下次让我多带一点过去呢!”林贤接着说道。
“大哥,那为何不多酿一点酒卖给他们?咱们不打仗了,多赚他们点银子也是好的!”尚敬在一旁插嘴道。
张石川呵呵一笑。日本人好酒是在他意料之中的。“酒可是用粮食酿造的,都拿来酿酒,琉球人吃什么?”
“不是还有甘蔗也可以酿酒?”
“甘蔗制糖也一样可以赚钱啊!”
“那……还有什么可以酿酒?”
“酿酒当然要用粮食,用其他东西……”张石川突然脑袋里灯泡一亮,他想到了一个词:甲醇。
“咳咳,这个再议……物以稀为贵,能做多少就卖给他们多少就是了。供应的多了反而不值钱了。那林老板带回来了什么货物?”
“回爷的话,按着您的吩咐,带回来的除了白银就只有生铁精铁樟脑和麦粉。因我的船不要铜斤而只要别人不喜欢买的生铁,长期市舶提举司还特别给我发了朱红印章许可证,以后可任意行走长崎了。”
张石川点了点头。关于日本的贸易情况他也大概了解了一下,日本现在也在闭关锁国,只开辟了直接归幕府管辖的长崎一处作为通商口岸,且只与大清、朝鲜、琉球和荷兰人有生意往来。
最主要的进口货是中国产的生丝和绢绸,其次作为奢侈品,也或多或少地进口了铅、药材、香料、钟表、玻璃器皿、毛织品及其他西欧工业品。
相应的最大的出口货是银、铜、铁、硫黄、樟脑等自然产品,铁锅、水壶及其他铁器、扇子、伞等纸制品及麦粉等。
而到了康熙末年开始,清朝的铜需求越来越大,而日本铜的产量减少,很快,日本国内铜钱不够用了,大米价格起伏不定,日本老百姓怨声载道,江户幕府税收严重下降,甚至连公务员工资都发不起了。面对乱局,幕府将军要求中国来的商船每年不得超过30艘,严格限定铜的出口,每年维持在180万斤左右。
而林贤虽然没能给日本送去生丝茶叶等他们最喜欢的货物,可是烈酒赢得了幕府的口碑,并且不要求采购铜斤正合了幕府的胃口,于是便顺理成章的拿到了许可。
“呵呵,如此你就代理我的酒和玻璃吧,日本的铁和麦粉,有多少要多少!”张石川说完才发觉不对,自己只是个作坊主,这事还得跟尚敬说一声才好啊:“小弟以为如何?”
“都按大哥说的办!”尚敬痛快的答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