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正好,用大唐时代周刊上面的僚人之乱,来讲一讲,如何才能让大唐长治久安。
这是一个关乎于怎么才能让整个大唐实现真正的礼仪之邦,不管是唐人,还是蛮夷之人。
玉山书院,国学馆。
“几月不见,你们倒是多了一些风尘仆仆,看起来更加成熟稳定了,怎么,游历各州,看起来,都有了收获啊。”
江枫站在首位,看着下面的二十几位学子,这些都将会成为大唐未来的后浪。
其中最耀眼的自然还是王玄策,经过了华联商城举鼎之后,便已经名传天下了。
国师弟子的名号,差不多被定下来了。
只不过,江枫一直没有承认罢了,用他的话说,这玉山书院凡是他教导过的学子,都是他的弟子。
当然,作为大唐国师,他的弟子,也会分为亲传弟子和普通弟子。
很多人都想要成为国师江枫的亲传弟子,却一直没有机会,而江枫也没有这个意思。
毕竟他现在是大唐国师,其实一个人也挺好。
有了一个什么亲传弟子,到时候这样的人才,被贴上国师的亲传弟子,对于他的前途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然而,江枫的想法,却不是这些学子的想法。
他们觉得,国师乃是李二陛下之下的第一人,不能成为帝王的弟子,那成为国师的弟子,还是可以的。
王玄策自然是第一个站起来回答的,在这些学子里面,他也已经成为了第一人。
其他学子也都服气,毕竟他们的眼界还有心性以及情商和智商等等,真的比不过。
一人灭一国的人才,可还行!
而王玄策的感受,自然也是真的比其他学子的见解要深的多,他看到了很多地方的确繁华。
然而,这样的繁华是那些官员为了能够得到政绩,为了能够升官,直接亲历亲为。
也就是什么事情都是官府做好了的,差不多已经是让那些百姓休闲地坐在家里面乐享其成。
结果等到这位做出了业绩的官员走了之后,这个地方的繁华不过几月,就立马露出原形了。
百姓们觉得以前的那位官员才是好的官员,而让他们自己动手的官员,则是欺压他们的官员。
这样的事情,找谁说理去?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也算是让其他学子大开眼界了。
江枫也没有想到王玄策能够有如此多的收获,总算是夸奖了一次王玄策。
“做的不错,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书籍上面的知识,都是先贤从现实的人生百态之中感悟而来,而你们只是读,还不行,还要懂,懂了之后,还要明白这个道理,还能用。
王玄策做的很好,能够通过几个月,见到了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