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丽婉嘟着嘴,有一些不高兴,“哼,今晚就放过你们。”
不过一会儿,却也加入了七个人的游戏当中,玩的不亦乐乎。
等到第三天早朝的时候,江枫早早地起来。
在郑丽婉的服侍之下,穿上了国师冠冕。
床上的长乐公主,还在安然入睡,不远处的婴儿车内,江奕和江轩还在呼呼大睡。
外间,江烨和江昭两兄弟,一个四仰八叉地呼呼睡着,一个双手放在心口,安然地睡着。
在六个人的额头上亲了一口,江枫这才满意地出门坐上马车。
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到了皇城外,就见到那些官员正在等着,眼见到江枫下了车,这才行礼。
江枫微微回了一礼,便带头进入了皇城。
这一次的朝会,虽然算不上是大朝会,但是在平定了东边的东岛之后,大唐即将走上一个更加辉煌的时代。
所以百官们都知道,接下来的朝会,就要着重讨论,这接下来的五年计划是那些。
贞观十年确定的贞观十一年的那个计划已经实施了。
而接下来,还有一个五年。
进了大殿不到一会儿,李二陛下穿着皇帝的冠冕,穿着皇袍,走进了大殿之中。
百官躬身施礼。
大臣们例行上奏,李二陛下一一作出批示。
之后,才是今天的主题。
由内史省提出草创的文件,开始了贞观十一年的第三个五年谋划。
从大唐的吏政开始,到最后大唐的商业。
这其中涉及到很多很多的问题。
首先便是吏政,乃是朝廷该如何选拔人才,大唐的十几座学宫,如今收纳了差不多五万学子。
这些学子将来又该如何处理,才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不可能读书人成为了一个普通的行脚商,更不可能成为一个账房先生。
这样的出路,明显不符合大唐学宫当初的建设。
要知道,玉山书院上面那个国师四言,还在警示着世人,警示着学子。
对于这一点,李二陛下自然有办法。
大唐现在缺少的就是这些从学宫出来的学子,他们不管如何,总是在学宫内学到了一些知识。
直接安排到那些郡县历练,从这之中选拔出来一些优秀的官员,也是大唐吏政的一个重要手段。
至于科举,自然是要参加的。
如今的科举名额,从最开始的三甲,变成了现在的三甲、三丙、三乙。
至于状元郎、榜眼郎、探花郎的最高设定,还是存在的。
这些在科举中出类拔萃的人,直接就进入到了六部